臨高啟明

第九十一節 電力之歌(二)(2/3)

    至於各種意外事故,那更是數不勝數,每年死在電力事故上的歸化民和土著都有好幾百號人。現在跟隨著劉湯姆去巡視的電工中有一半都是最近二個月補進來的。1630~1632年,每個電工的平均存活期不超過三月。最短的一個隻活了4小時。是除了化工廠之外最大的奪命殺手企業,以至於隻能和化工廠一樣使用契約奴。

    “這種電網,遲早讓人發精神病。”劉湯姆嘀咕著,想起了一個月老常召集他們幾個“精英骨幹”開會,宣布執委會已經通過了“1633電力整備案”,很快就會撥下充足的預算和人力來進行“電力**”。

    當時大家聽著就覺得不大靠譜,連傳達精神的老常說得也很沒底氣――他們都是搞電力出身,對電力這個係統工程的複雜和困難程度心裏是有數的。別得不說,就他們出來巡視帶得電筆短期內就造不出來,而舊得遲早要消耗完得,劉湯姆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製造電筆並沒帶太大的期望。

    這不,原本說“最近就召開”的“技術路線會”也變得渺無聲息了,最近最近了差不多一個月了

    巡視很順利,小發艇來到博鋪,文瀾河在博鋪的河口已經矗立起一道水壩。港灣和文瀾河之間的船隻進出需要通過船閘。

    水壩和船閘的規模按照舊時空的標準來看不值一提,即使按照本時空的大運河上的水閘標準,博鋪的水閘水壩也算不上什麽“宏偉”的建築,不過在機械化水平上卻是獨一無二的。水閘的啟閉、注水和抽水全部使用蒸汽動力。

    往來於博鋪和海灣內的船隻並不多,小發艇很快進入了船室,蒸汽機驅動的抽水機開始從船市內抽水,很快水位就和港灣內的海平麵一樣了,蒸汽機發動的卷揚機發出一陣低沉的轟鳴聲,水閘門漸漸開啟,小發艇突突的冒著黑煙進入了博鋪灣。

    劉湯姆去得地方是“聖船”,準確的說是博鋪豐城電站,這座電站實際就是豐城輪上的船用發電機組

    豐城輪的船用發電機組不大,采用重油發電,輸出功率是100kw,雖然比不上百仞水電站的水輪機三台機600kw的發電量,也是臨高電力屬下的一個主發電站了。能源部和機械工業部將其改裝為煤氣動力,為此還在豐城市輪的甲板上安裝了一個氣化爐。

    “首長,船上開始打旗語了。”小發艇上的船員報告道。

    “回旗語:x**90。”劉湯姆仔細的看了看自己的筆記本說道。

    這是昨天博鋪港務局通知他的通行密碼,僅限當天一次有效。靠近豐城輪――不論是陸地還是海麵都要遵循嚴格的安保製度――任何船隻隻要進入距離豐城輪200米的警戒線都必須用旗語或者燈光信號通報通行密碼,否則就會觸發“保衛聖船預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