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四十六節 農莊新貌(2/3)

    林林總總的單位和大量的農場工人聚集在此,實際上在文瀾江畔形成了一個相當繁榮的衛星鎮。

    黃包車拉著來到農委會大街上,這是整個南海農莊的主街,以它為中心輻射出四條支路,連接著整座農莊所有單位和機構。經過幾年的發展,農莊人口激增,隨之而來的就是這條大街上的商業活動也變得十分熱鬧。兩邊新建不久的商業用房大多已經租了出去,給農委會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大街上的各家商店已經摘板營業,吳南海有些遺憾的歎了口氣,原本他很想在農委會下麵搞個農村商業合作社,但是執委會為了遏製嚴禁各部門自辦商業,搞“小而全”,杜絕企業辦社會的苗子。隻允許商業部門的國有商業企業和民間企業進行商業經營。

    看來,也隻有天地會係統這個“政斧指導下的民間合作組織”能夠“曲線救國”了。吳南海盤算著,葉雨茗和他談過幾次擴大天地會經營範圍的方案了,看來得抓緊時間落實一下。

    雖然還是早上7點半,街麵上已經陸續有小攤檔擺出,也有小販擔著貨架開始沿街叫賣。

    所有的小販貨架上都掛著一麵統一製作的標準木牌。這個木牌是稅務總局新近推出的流動商販營業執照,在臨高全縣境之內的城鎮接到上流動的小販都必須持有。

    按木牌顏色區分活動區域。紅色表示所有區域都可販賣,黃色表示隻在縣城遊走販賣,藍色表示可在東門市販賣,以此類推。按小販從事的行業和區域不同,收取7分到20分流通卷不等每天的固定營業稅。

    營業執照後麵還有貼著一張月份牌,每繳納一天稅款,負責征繳的警察就會在曰曆上相應的曰期蓋章,稅金可以按天繳納,也可以按周、月、季度和年來繳納,各有不同的折扣率。但如果查到逾期3天不交,一旦查獲就會被送到治安法庭處置,按照《暫行稅務法通則》,按照偷漏稅天數乘以3判處若幹天的勞動營懲罰姓勞動。所以小販們都非常的踴躍提前繳納稅金。

    人力車在道路上滾動著,除了農莊的生活區之後,農委會大街兩旁重新變得空曠起來。道路上奔走的都是正前往勞作地點的農場工人和農用馬車、機具。兩側目力所及是精心維護的大片的田地、溝渠和樹林。吳南海每次坐車路過都要注意路邊的土地有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防風林、溝渠、道路這些農田基本設施的狀況是否良好。

    劉阿水健步如飛,很快農委會大院就出現在眼前了。農場辦公用地最近進行了擴充,增加修建了幾棟新的二層三層大樓。使得整個建築成田字型布局,靠街一麵為農委會、實驗農莊和天地會的辦公用樓,後樓則是農委會直屬的生化實驗室和農業方麵的一二級管製物品倉庫――照例由企劃院派出的人員負責管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