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四十五節 吳家的早晨(2/3)

    它的左麵有上下兩道門,上門的空間有一個馬口鐵的盒子用來放置冰,下門隔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麵為盛水盤,用來承接上門空間裏天然冰融化時滴下的水,麵也可放置少量需要冷藏的物品。冰箱的右麵是一整麵門,分為四格。用來放置冰鎮的食品。

    這種冰箱十分笨重,體積龐大。但是對還不能製造壓縮機,又沒有條件上煤氣冰箱的地方卻是非常方便的,冷庫每天定時送冰塊來,一塊可以化上一天,在臨高這樣氣溫偏高的地方是保持食品新鮮度的重要法寶。

    平底煎鍋放在火灶上燒熱――這個煎鍋是鐵製的,相當沉重,不過倒是很好用。初晴往鍋子裏注入南海農莊特供辦公廳的花生油,再打入二個雞蛋。灶台另一頭橘姐正在灶火口查看火力,不時的加一把刨花。由於發動機計劃的影響,各處用煤量激增。摳門的企劃院將元老家的煤球定額暫停了,改送木材廠的下腳料做火灶的燃料,每天一大包,看著夠多,其實就隻夠一天用。

    橘姐一邊往灶台添料,一邊拉著風箱送風,好讓灶台燒的更旺。橘姐夫家姓劉,叫劉阿水,他們夫妻大概50多歲,廣東佛山人,本是渡海來投奔在工廠工作的親戚,但沒找到人。找工作的時候,因為他們年齡偏大,體檢被認為不適合在工廠從事重體力勞動。就被列入了輕體力待分配名單。

    正好吳南海需要人幫忙看護小教堂,同時家中也需要傭人和車夫。所以他們在通過辦公廳和政治保衛總局的審核後,成了的吳家的仆人。因為元老是否擁有家奴的問題並未經過討論,所以他們簽署的是雇傭合同而不是賣身契。

    他們夫妻兩人住在小教堂裏,橘姐每天5點半先到家裏來幫廚,然後負責這個家的家務勞動――初晴現在也是農委會係統裏的一員主要歸化民幹部,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過多的照顧家庭了。劉老頭負責給吳南海拉車和幹些雜活。

    “相公,早餐做好了。”

    初晴說著話端著一盤子早餐過來,擺上了八仙桌。早餐的主食是青菜泡飯:昨天晚上冷飯加水和切碎的青菜煮的,下粥的菜是天廚食品廠出品四種醬菜拚碟:橄欖菜、醬蘿卜、蝦油小黃瓜、四川風味泡白菜。每人另有一個煎蛋。

    “原本我想做皮蛋粥的,但是昨晚上忘記磨碎米了。”初晴解開背後的圍裙帶子,“明天我一定做。”

    “不礙事,這樣也很好。”

    餐前照例是餐前禱告後,吳南海領頭念禱告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