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三百四十四節 黨爭的好處(2/3)

    元月二十五日,楊禦藩率領親兵和鐸營、沂營、青營的官兵前往來到朱橋鎮,傍晚王洪率領的天津兵也趕到了。二十八日一塊東進來到了新城。元月二十九日叛軍自登州出來應戰,結果天津兵首先潰退,王洪逃走。楊禦藩被叛兵包圍,半夜才闖出包圍圈逃到了萊州,手下將兵西散逃走。楊禦藩隻帶著三百名親兵逃到萊州城下,差點被萊州城所拒,好不容易才進了城。

    現在莫非是萊州也陷落了嗎?一些可怕的猜想同時湧現心頭,他雖然對打仗不在行,但是這些天來雪片般飛來的關於登州事變的奏疏中他已經了解到萊州的重要性,孫元化上奏疏說準備死守萊州。以免叛軍流竄各地,造成“山東全境糜爛,禍及直隸”。

    幾天前楊禦藩率領的天津兵的慘敗似乎已經預示了登州之亂不會輕易的結束――搞不好還會成為又一股“亂寇”。

    “孫元化真該死!”崇禎暗暗說道,勉強拿起密奏來拆開。

    這時候他發現奏折是孫元化發來得,心情稍稍安定。孫元化眼下已經背負裏失陷登州的罪名,萊州再失他斷然沒有再“突圍”的道理,必定是殉城了。

    如此說來萊州還在!

    匆匆看了“事由”二句,不敢相信。重看一遍,嘴角閃出笑意,將全文看完,臉上恢複了血色。頓時舒了一口氣,往椅背上一靠閉了閉眼睛。半響他似乎覺得此事還不夠可靠,趕快拆開巡按禦史王道純、新任山東巡撫徐從治和總兵楊禦的奏報。

    他全部看完臉上顯出了笑容。似乎是為了發泄興奮之情他站起身子在在殿堂內來回走了幾步。

    這幾個人奏報的都是同樣的消息,孫元化在黃縣境內擊敗叛軍毛承祿部,斬首數千。斬叛將毛承祿。繼而又在萊州城下重創攻城叛軍,再次斬首數百。官兵損傷不多。

    “想不到孫元化還有幾分任事之能!”他想著幾天有奏疏認為孫元化長期經營登州,對山東形勢和東江情況比較了解,在遼人中也素有威望,建議讓他戴罪立功。

    原本他已經準備將孫元化革職拿問,但是現在的局勢又讓他遲疑起來――特別是又有了山東戰場上的第一個勝仗。他雖然惱怒孫元化失陷登州,但是想到他靠著萊州的幾千殘兵敗將總算遏止住裏叛軍勢如破竹的勢頭,靠得大約就是在登萊地區長期擔任巡撫的餘威。幾天前有人密奏山東形勢的時候就力陳“不可臨陣換帥”。

    此刻若將他撤下,新任登萊巡撫不見得就能獲得將士縉紳的擁戴信任--鬧不好還會激起兵變――皇帝太了解軍隊了,這幫子丘八自從天啟末年開始就漸漸的變得桀驁不馴起來,凡事先要糧餉,稍有不滿就聚眾嘩變,奈何現在八方走火,四麵生煙,到處都要軍隊來維持……

    想到這裏,他決定不再撤換孫元化,而是讓他繼續“戴罪立功”,留在萊州。去年年底他已經將其“降三級留任”,這次他決定不再給他敘功。至於楊禦藩,因為前麵剛剛打了一個敗仗吃了降級的處分,這次敘功撤銷處分;至於徐從治和萊州知府朱萬年、掖縣縣令等人都有敘功升賞。另在奏疏後麵開列有出力的地方縉紳士民,照例也有封賞。皇帝不再細看,下上諭由禮部酌情辦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