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二百九十節 經略濟州(2/3)

    1631年不過是李朝在明末清心半個世紀苦逼日子中的又一個慘淡年景。自春以來到7、8月旱災,受災麵廣。大王頻繁求雨;8月之後各地又是飛霜和暴雨,一直到11月才有消停,以至大臣統統請辭以求平息怒。本年5月後金又入侵安州等地,一直到7、8月才退兵。盤踞遼東半島和朝鮮邊境的東江鎮發生暴亂,都督黃龍一度被囚,島上極度缺糧,不斷要求運糧,李朝在自己很是困難的狀態下不敢不從。

    南宮無敵不滿道:“你這是起了仁慈之心了?”

    “當然,看到李朝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元老院的光輝還沒有照耀到這裏。我很痛心啊。”馮宗澤故作沉痛道。

    “行,你這個太陽就普照濟州島吧。”南宮無敵吼了一聲,“馮將軍,滿賽!”

    “滿賽,滿賽。”馮宗澤道,“我們先來盤點盤點濟州島的戰利品吧。”

    占領三城。使得濟州的至少一半人口落入了他們的直接掌握之中,

    根據曆史資料和審問被俘的官吏、繳獲的簿冊,他們大致知道現在的濟州島上有五萬人口――具體數字李朝的官吏也不知道,如果按照簿冊上的數字,不含軍人在內應該有六萬三千九十三人。但是被抓到的戶房吏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從世宗大王朝開始,在災荒年月就準許本地人口遷徙到朝鮮本土去,多年來人口是處於外流狀態,雖然有流饒補充,但是濟州島長期處於糧食匱乏的狀態下,逃亡的人口很多。因而實有人口應該在五萬上下

    這些人口中,超過一半集中在濟州城裏和附近鄉村。這也是為什麽馮宗澤要將大本營設在這裏的緣故。此外,濟州城本身還是出入島嶼的交通樞紐,正麵對著朝鮮本土。

    濟州島上的經常使用的,條件較好的港灣共有九處――正是“九鎮”的所在地,而與朝鮮本土往來最多的,除了濟州之外,就是在濟州東麵的朝浦。當地有館驛,有船隻,專門承擔朝鮮本土和濟州島之間的官方往來。所以在拿下濟州的同時,薛子良已經受命去拿下了朝浦,以控製簾地的大船和船工。

    “我們應該立刻占領各屯所,把所有的港口都控製起來。”南宮無敵急切的道。

    “不礙事,我們就這點人,完全封鎖全島是不可能的。”馮宗澤道,“一般窮人不會逃跑的,有錢人就算跑又能帶走什麽?”

    完全控製了港口也沒有意義。濟州島和朝鮮本土之間的海峽不寬,隻有幾十公裏,加上有黑潮,有決心要炮的抱個澡盆都能到朝鮮岸上,再如果是逃命,那隻需要帶些細軟幹糧之類的,一艘船足夠了。

    特遣隊的海上力量有限,隻能封鎖幾個大港口,而且濟州島上的河流很多的,不可能都控製,大戶隻要準備好從這些河流裏搭乘船冒很容易逃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