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三百七十六節 驗重擺一式(2/3)

    鍾利時親自主持安裝。這套鍾機被命名為YZB-1型鍾機,也叫做“驗重擺一式”。“驗重擺一式”鍾機隻有計時功能,且隻有分針和時針。為了提高運行穩定性,表針尾部均有配重,確保表針的轉軸是重心。這樣,表針在鍾樓側立麵旋轉的時候不會由於偏心而對鍾機造成影響。

    “驗重擺一式”先後造了三台,每一台都有一些改動。大型鍾機和手表的情況是不同的,因此鍾利時做了一些與手表設計不同的嚐試。在動力部分,他把提供動力的驅動輪安裝在傳動組的不同的位置,比較這些安裝方法的優劣型。在擒縱叉方麵,擒縱叉的叉瓦和棘輪是摩擦最頻繁的部件。手表的擒縱叉叉瓦采用比棘輪耐磨的紅寶石製造,因為更換棘輪比叉瓦更方便一些。而對於大型鍾機而言,叉瓦體積大,更換方便,而大型棘輪造價很高。因此,鍾利時在鍾樓的鍾機上嚐試采用比青銅棘輪略軟的材質製造可替換的叉瓦,以保護比較昂貴的棘輪。

    “驗重擺一式”的動力是四組重錘,通過四個鐵鏈驅動的上錘輪分別上錘。采用多個重錘的目的是為了緩解上錘時鍾機扭力的變化,減輕上錘對走時精度造成的影響。上錘輪比重錘的驅動輪直徑大一倍,這樣設計是為了上錘時省力。驅動輪有類似自行車後輪那種止逆棘輪,隻能逆時針單向轉動上錘(重錘輪工作的旋轉方向則是順時針)。大型鍾機的動力比較強勁,在檢修鍾機的時候,需要放掉所有的重錘以保證檢修人員的安全。為了防止重錘意外墜落,重錘下麵是不能停留的,如同 “吊臂下方不能站人”的道理一樣。

    三部“驗重擺一式”鍾機在經過一個月的測試之後正式投入了使用――原本鍾博士並不打算讓這種試驗品進入實用階段,隻打算保留安裝在試驗鍾樓上的一台做教學展示用。但是企劃院認為既然已經造出來了,就此廢棄太過浪費:僅為生產這三部鍾機就消耗了大量元老技工的工作時間。於是有兩部就被正式安裝到空置的鍾樓裏。“驗重擺一式”它隻有一側鍾麵,也沒有燈光照明。後來又經過改裝添加了夜間照明係統。

    事實證明青銅鍾機的壽命很長,雖然有些毛病,但是在良好的維護下一直運行正常。在連續運行了三十年之後這三部“驗重擺一式”鍾機才被替換下來,作為澳宋鍾表業的始祖,成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鍾利時在第四部鍾機上做了一些大的修改:他給鍾機設計了兩個同步的鍾麵,並且設計了一個簡易的整點擊錘裝置,用來在整點敲響一口銅鍾。這個簡單報時裝置隻能發出一響。這種可以勉強報時的鍾機被稱為“驗重擺二式”。

    “驗重擺二式”剛剛在實驗鍾樓上安裝完成,正在測試中。不過鍾博士對這款鍾機並不滿意,隻是驗證下自己的思路是否可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