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一百九十六節 常青雲和常浦(2/3)

    梧州城破時候的一場大火雖說沒有釀成毀滅全城大禍,但是為之家破人亡的也不少。因此百姓們對熊文燦等人全都恨之入骨,尤其是獻火燒梧州之計的常浦,更是被人千人唾棄,萬人咒罵。一說起“熊文燦手下的常老爺”,百姓們無不咬牙切齒,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十分不巧的是,獻這條計的常浦姓常,常青雲也姓常。而且他們當時都在熊文燦麾下。常青雲被俘之後,花了莫大的力氣才把自己和常浦二人撕擄開,也多虧澳洲人沒有存著“借人頭一用”的心思,不然光憑這兩點就夠他死個十七八回了。

    “你胡說什麽!獻毒計的是常浦,他是恩平縣令,與我何幹?隻要在熊督幕中的,無人不知。”常青雲不免氣急敗壞。常浦在破城前就失蹤了,也不知道是跟著熊文燦跑路了還是死在亂軍中了,真要鬧起來,自己渾身是嘴也講不清了。

    “嗬嗬,就算你不是吧,這個常浦不是你舉薦到熊文燦跟前的?”蔣鎖冷笑道,“他原是個廢官,丟了縣城已然是待罪之身,不過是跟著大軍逃命。你卻把他引薦給熊文燦,這總不是假得吧?是不是一問便知?”

    這下猶如五雷轟頂。要較真起來他還真沒法滑過去。常浦獻火燒梧州之計他原來就是知道的――他不僅沒有勸阻,反而覺得此計可行,將常浦舉薦到了熊文燦麵前。

    “你,你要怎樣……”常青雲慌了神。

    “也不要怎樣,”蔣鎖鄙夷的看了眼喪魂失魄的常青雲,“有位故人,想約你一見。”

    常青雲記不清自己是怎麽從浮橋上過去,又回到俘虜營的。他整個人精神恍惚,深一腳淺一腳的回到了俘虜營地的下處。

    三合嘴的俘虜營地規模很大,這裏原是官軍的校場,梧州又是軍事重鎮,平日裏駐軍甚多。因而有許多營房,足以容納數量龐大的俘虜。不但關押了在梧州戰役中被俘的官吏兵將,廣西方向作戰和梧州周邊地區清剿行動中被俘的人員也大多被送到這裏來甄別關押。最高的時候足有六七千人。其中一部分人經過甄別之後有的被釋放,有的後送到廣州去等候“分配”,原本這裏還收容有部分難民,如今大多遣送完畢。現在這裏大約還有四千名俘虜,作為勞工使用。

    常青雲作為“文書”,單獨占有一間小屋,即是臥室也是辦公室。他跌跌撞撞的回到屋子裏,將房門一關,倒在破床上。

    蔣鎖所說的“故人”不用說是過去熊文燦麾下的某人,要見自己的目的他大約也猜得出來――多半是要“幹大事”。

    在這澳洲人治下的梧州幹得大事,自然是掉腦袋的事。

    常青雲的得意的時候,也曾經有過“為功名何惜身”,壯懷激烈的情緒,然而自打澄邁慘敗,他在亂兵中自殺不成,終於束手就擒苟且偷生之後,滿腔熱血便退了一半。熊文燦定下火燒計,棄城逃走之時,常青雲一時熱血上頭主動要求留下“協調內外”,準備以死殉城,即為了洗刷當年被澳洲人所擒的羞辱,也是為得是報答熊文燦當初簡拔他的恩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