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三百一十八節 難民收容隊(2/3)

    運輸隊和民事隊主要由屺母島鄉勇組成。每個人都帶有標準砍刀,一部分人還有標準矛,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近身肉搏戰鬥。盡管鹿文淵覺得長矛有點礙事,但是朱鳴夏認為長矛很有用――首先長矛結陣可以有效的對付騎兵,其次長矛可以充當拐杖,在雪地行走的時候很有用。必要的時候還能用來組裝擔架。

    除了士兵之外每個收容隊員都要攜帶三人份的口糧和飲水,用來隨時給難民補充――當然大宗的便攜式口糧是由運輸隊的車輛和牲畜運輸的。為了便於難民在行進途中進食,收容隊攜帶的口糧是救濟口糧中的餅幹:這種餅幹類似米餅,用米粉、紅薯粉和鹽、糖混合烘烤而成。質地脆鬆。既容易消化,在食用時又不需要大量飲水――在大隊難民行進中是很難給他們及時的補充安全的飲用水的。

    收容隊有無線電台――由一輛臨高製造的軍用四輪輕型馬車攜帶,隨時和基地保持聯係,由於其貴重程度,專門配備一個騎兵班保衛它的安全

    朱鳴夏審視了下集合在操場上的收容隊――所有人都已經穿戴整齊。防寒衣物一應俱全,盡管大多數難民得不到足夠的衣物,完全是依靠烤火勉強過冬。但是凡是選入鄉勇隊的人,全部配發了棉衣棉褲棉帽子和手套。

    他隨機檢查了一些人的裝備,看了看他們的綁腿打得是不是結實,北上支隊的士兵有保暖的軍靴穿,但是鄉勇們就隻能滿足於蘆花草鞋了。

    不過這也就算不錯了――多少難民是在寒風中光著腳走了上百裏路才到屺母島的。

    服裝狀況是他最注意的,特別是北上支隊,雖說從全軍抽調北方人充實北上支隊,但是其中的南方人還是居多數,入冬之後因為凍傷問題減員不少。

    “部隊吃過早飯了嗎?”朱鳴夏問緊隨著檢查部隊的黃熊――他在北上支隊擔任連長,因為也是登州軍人出身,護衛隊就選了他的連作為基幹,由他擔任隊長。

    “報告首長,已經吃過了。”黃熊穿著灰色的軍大衣舉手敬禮說道。

    “士兵們狀態怎麽樣?”

    “報告首長:很高!”

    “能立刻出發嗎?”

    “報告首長:隨時隨地!”

    “很好。”朱鳴夏說了一句。士兵們已經做了徹底的輕裝,除了武器彈藥和身上的禦寒衣物之外,隻攜帶一日份的口糧和水。軍旗則留在營地,根據指令他們也不攜帶身份證件和任何的文件。朱鳴夏已經下了命令,所有戰死的士兵和他們的武器、裝具都要回收,不準拋棄或者就地掩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