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二百八十七節 全島攻略(2/3)

    李朝的官府和軍隊,在每次外地入寇的時候始終不起作用。倒是中下層士大夫和百姓發動起來的“義軍”表現出來的戰力更強一些。因而在濟州島特遣隊的前委會上。三名元老一致認為,濟州島的軍事行動應該以“治安”為第一目標。

    迅速奪取官府在本島的統治中心,控製島上的官吏、士大夫和地主――如果有得話。應該可以起到將未來的抵抗核心消滅在萌芽狀態的作用。

    其次是迅速組建當地“偽軍”――不,這個稱呼不好。馮宗澤想到這樣把自己給貶低了,其實是承認了李朝對本地統治的合法性。

    應該想個更合適的稱呼,他考慮了下,心想不如就叫“治安軍”。原本治安軍就是由雇傭兵組成的非正規軍。既然可以雇傭日本人當治安軍,雇傭朝鮮人也是一碼事。

    當地人組成的仆從軍對強化統治是有重要的作用的。滿清入關之後,把組建綠營視為每占領一地的之後的首要任務來抓,“占一地即組建一營”。如果沒有綠營源源不斷的充當占領軍和炮灰,八旗是根本無法完成占領全中國的征服的。即使在民族主義意識高漲的20世紀,日軍組建的形形色色的偽軍也在扼殺根據地。阻撓遊擊隊行動方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為元老院派往濟州島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馮宗澤從元老院和執委會得到了充分的授權:他有權組建“不使用火器”的“當地治安部隊”。

    除了“治安軍”,還得有“帶路黨”。馮宗澤知道這個不難――任何社會都會有一大批各個階層的不得誌人物,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社會和政府懷恨在心,隻要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改朝換代的可能性。這批人就會自己跳出來。

    馮宗澤毫不懷疑:隻等他們一拿下濟州城,控製全島,這樣的人會立刻出現。

    濟州島既然是官奴婢和流人集中的島嶼,不滿分子肯定比整個朝鮮八道加起來還要多。要從中找到“合作者”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說受壓迫的潛在“無產階級帶路黨”了。

    馮宗澤等元老還寄托著另外一種期望:那就是利用島上的中國流人:包括漢人和蒙古人。按照大圖書館提供的背景資料:從元代開始即向耽羅島――也就是濟州島流放囚犯。耽羅雖然從高麗時代就為其所吞並,但是在元代實際在蒙古人的控製之下。元朝除了向島上流放囚犯之外,還輸送牧奴上島放馬――濟州島成為重要的馬匹飼養地實際上是蒙古人造成的,島上的馬種也是來自蒙古人輸入的蒙古馬。

    蒙古人在濟州島上的勢力之大,以至於在元朝窮途末路的時候,一度考慮將朝廷遷到濟州島上,甚至還在島上準備修建宮殿。在元朝滅亡之後,李朝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島上的蒙古牧奴壓服,徹底吞並了濟州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