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二百八十五節 濟州偵查(3/3)

    海風帶著海水的鹽味,吹在臉上異常的淩冽。南宮無敵聽馮宗澤說過,這種海濱草場的草木,飽含著豐富的鹽分和礦物質,對馬牛的飼養都很有利。北海道之所以能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牧場,和它特殊的地理條件有關。

    濟州島雖然沒有北海道這麽得天獨厚,但是有很多相仿的有利條件――這就是一個天造地設的大牧場。

    直到旌義縣城出現在視野之中,路邊才有了些田地。田地已經收割完畢,散落著秸稈。這些顯然是旱地。

    “這縣城真破!”南宮無敵從望遠鏡裏觀察著這座縣城。盡管他去過的海南南部的幾個縣城在殘破程度上已經讓他吃驚,但是這旌義縣城的狀態顯然更糟。

    所謂的城牆,不過是用火山石壘起的一道牆壁,充其量隻有三米高。而且許多地方已經坍塌――朝鮮的城牆采用的修築方式是用石頭壘砌成直上直下式的長方形,因而基礎不穩,不能修築的很高,同時也不結實。

    城門倒是有甕城拱衛,但是城門和城樓都太低矮,而且和濟州城一樣,這裏也沒有城垛和女牆。

    城牆雖然殘破,周回卻也有一千多步。即使在中國縣級的古城中亦不算小。

    李朝的築城特點就是貪大,總想將盡可能多的土地圍入城內,實則城內根本沒有這麽多的居民和建築。所以城內的大部分麵積往往是農田和荒地。

    結果就是一道單薄的城牆圍繞著麵積過大的城池,防守者往往不足。平日裏抵禦小股盜匪暴民還行,真遇到成規模的軍隊立刻就抵擋不住:日軍攻入朝鮮時如入無人之地,沒有一座朝鮮城池能夠堅守。

    南宮無敵的心裏起了和薛子良一樣的想法:尼瑪,這樣的城池不如叫勞工中隊上――權當鍛煉民兵。

    雖說如此,他還是很謹慎的派出了尖兵抵近偵察,城外有一個不大的村落。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的居民點。

    旌義縣城的城門已經關閉,城內的士兵也全部登城。但是城內的百姓和官吏都無死守之心:一來縣監去了濟州,城中無人主事,人心浮動,二來旌義縣城有個致命的缺陷:城中無水,水源在城外五裏的地方。平日裏城內的飲用水都靠人和牛從泉眼裏取水運水。日常使用的水都是“奉天水”--刨地為坑,放入水桶承接雨水,這樣的奉天水可以用來洗衣服。如果以竹筒接水,放置一段時間以後也可以食用。秋冬正是少雨的季節,承天水的存量亦不足,全城能夠使用的淡水不過每家每戶水缸中的存水,充其量不過三四天的分量。

    沒有糧食,還能堅持相當時間,沒有存水,連三天都熬不住。所以城中的士兵官吏都十分驚慌,不知道如何是好,隻期望“倭寇”能快快退去。(未完待續。

    {飄天文學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