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二百七十九節 城山(2/3)

    他故作威嚴的咳嗽了一下,下達命令:“命令各艦,做好戰鬥準備。加強觀察!”

    下達完命令,他把望遠鏡轉向愈來愈近的濟州島。

    濟州島的模樣非常的規整,近乎一個橢圓形,除了少數地方之外。沒有破碎崎嶇的海岸線,海灣、海角、海岬之類的地形非常少見。到處是平整的沙灘。島嶼的中心就是海拔1190米的漢拿山。整個濟州島是典型的火山島。

    形象一點說,濟州島就象是從漢拿山裏擠出來的熔岩平鋪在海麵上形成的。

    濟州島盡管維度相當於山東半島。但是因為有暖流經過,屬於亞熱帶氣候,盡管冬季也會下雪,氣溫會下降到0度。總體還是濕潤溫暖的。

    雖說這裏的冬季要比高雄冷得多,但是至少比山東要暖和,而且距離龍口的距離也近得多。五百多平方公裏的麵積足夠容納大量大口。淡水資源也相當豐富。20世紀30年代,在極不發達的狀況下。島上也維持著差不多20萬人口。21世紀濟州島的常住人口有55萬。還不包括每年到島上旅遊的大量流動人口,島嶼的承載量極有潛力。

    濟州島四季分明的亞熱帶氣候要比悶熱潮濕的台灣南部對移民健康得多。收容的難民在濟州島集中,爆發傳染病的幾率會小很多。

    島上的農業條件盡管不是很好,自給自足幾萬人口還不成問題。

    當初拿下濟州島的決定,正是出於將它作為移民中轉站考慮。現在進度已經被拖延了一個月,盡管前指沒有過多的發電來催促,李海平還是覺得責任重大,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登陸濟州,建設難民營的任務。

    艦隊的航行指向濟州島東北部的城山。濟州島因為是火山島,沒有條件很好的天然港口,特別是避風條件都較差。最好的港口就是濟州港,也是朝鮮李朝治理機構所在。人口相對稠密,不宜作為開局基地。最終決定的登陸地點就選擇在了城山。

    城山盡管港口條件比較一般,但是外海有東北的牛島屏障和東南的城山環抱港口,不但可以屏蔽風浪,在其上布置炮台就能夠對整個港口實施控製。總參認為,將主要軍事基地設在這裏是合適的。

    艦隊向著濟州島的東麵行駛,瞭望哨喊道:“有烽火!”

    即使不用瞭望哨報告李海平也看到了從島上升起的黑煙,黑煙從濟州島周邊的小島升起,接著,濟州島東麵,城山方向也升起了黑煙,直入雲霄。

    盡管大圖書館沒有從資料中找到李朝對濟州島的具體設防措施,但是海天號在幾個月前對濟州島的偵察航行中已經知道李朝在濟州島本島和周圍小島都設有烽火台,還有水師船隻駐紮:此地距離日本不過三百多海裏,曆史上一直遭到倭寇的襲擊。而且此時距離壬辰、丁酉倭亂過去還不到三十年,李朝對日本依然保有很強的戒心。作為對日的第一線此地警戒森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