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五十六節 鹽場 二(1/3)

    即使在現代,實現了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曬鹽依然是一種勞動量很大,極端艱苦的工作,遠不是在海灘上挖一些凝結、蒸發池就可以批量出鹽了――古人很早就知道岸礁上積存的海水蒸發可以凝結出少量的鹽來,但是直到元代,煮海為鹽依然是最廣泛的製鹽法。曬鹽沒有想像得那麽簡單――理論要運用在生產實踐中需要一套係統的工藝流程。王洛賓在廣西農村見過鹽場生產。工藝流程是海水由壩外引潮溝納入壩內儲水溝,用動力機械將水自高而低,經過幹支水道送入蒸發池,鹵水達5~10度(波美度),放入曬鹵池後,再濃縮到20~25度,由輸鹵溝匯集回鹵機房,再由動力揚至鹵池,然後注入結晶池。鹵深6~8厘米,濃度要保持在26~28度,這樣才能曬出鹽來。

    在古代,顯然不可能有這樣的生產條件,他們是如何在原始的條件下增加鹵水的濃度,這是他很有興趣的問題。

    村長帶他和熊卜佑到堤壩上,堤壩下是許多一大片模樣如同硯台的石製曬鹽槽,些這些鹽槽的擺放很是講究,看似毫無規律的堆疊在一起,實際上高低錯落有致。是為了充分利用陽光,鹽槽圍攏的中心是一片一片烏黑的鹽田。村長說,現在村裏總共有7000多個鹽槽,全部是祖輩開鑿打磨,一代代流傳下來。

    鹽天是一種泥質灘塗,他們稱之為“鹽泥”。在旱季太陽光照射比較強的時候,每月兩次大潮海水將會淹過這片鹽泥,鹽泥有汲取海水中鹽份的功效,當海水退去時,將鹽泥用耙子耙鬆,再經太陽曬上幾日蒸發掉水份,這片鹽泥就含有相當高的鹽份了。

    再將含有鹽泥放進鹽池,完全是手工勞作:用木板耙將曬好的泥放入鹽池。所謂鹽池也就是在鹽田上開挖的一個2米寬、3米長、1米深水池,下麵墊著竹片和茅草,起到過濾作用。

    鹽泥進池後,鹽工需要腳踩踏實,再注入海水,過濾出來的水從鹽池旁邊預留的小口流入一側的鹵水池裏,便有了一池的鹵水。

    鹵水的濃度怎麽判斷呢?鹽丁會折下一種長在鹽田邊的植物黃魚茨的莖杆放進鹵水池,隻有黃魚茨莖杆漂在水麵才是真正的飽和鹽水,否則還要太陽反複暴曬才行。

    將鹵水挑到鹽槽上去,鹽槽是由火山石製成的,王洛賓仔細看了看,石頭上有細細密密的小孔,也許起到透水的作用?太陽未起時候就將鹵水倒入鹽槽,暴曬一天後,到黃昏就可以用板刮鹽,收入竹筐了。在最晴朗炎熱的季節,一個鹽槽加上兩三次的鹵水都可以蒸發幹。

    此時多數的鹽槽裏都是空的,但還是有部份的鹽槽上有曬出的鹽晶,在陽光下閃耀出晶瑩的光芒,煞是好看。

    王洛賓望著這七千多個鹽槽:就是用這樣最原始的勞作方式,這裏一年卻能生產200多噸的鹽,不禁要驚歎古代人民無窮的智慧。

    堤壩上有一個放工具的棚子,出於對古代鹽田工具的好奇,王洛賓走進去看了看,裏麵堆著許多工具,模樣和過去在鹽場看到的也差不了多少。試了試那耙地的耙子,發現比現代的產品得要沉得多――古代缺少加工能力,隻能用最笨重的方法來製造。炎炎的夏日拖著這樣重的工具在太陽下勞作,真的是件非常辛苦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