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五節 港口建設 二(2/3)

    “都發什麽愣!快拉住鋼絲繩!”

    工程組在駁船上早就裝了4根鋼絲繩,為得就是在卸載的時候可以用人工拉緊,盡可能的減少船隻和碼頭的漂移。

    “快拉快拉!”在他的不斷的吼叫聲中,四周的人趕緊都去抓鋼絲繩,身體朝後的猛拽,毫不容易才讓拖拉機開上了浮碼頭。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經驗,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多了,二個小時過後,穿越眾擁有的工程機械都上了岸,整齊的停放在沙灘上:

    二台東方紅1202通用型履帶式拖拉機,帶挖泥鬥、推土鏟

    四台東方紅404Z1W前裝(裝)後挖(土)型拖拉機(中輪拖)

    四台東方紅170V輪式拖拉機(小輪拖)

    十台常柴動力單缸柴油翻鬥車

    一台18噸東方紅輪式壓路機。

    一台25噸汽吊

    二台牽引式混凝土攪拌機

    四台空壓機

    為了減少維護的複雜性,多數工程機械都選擇了洛陽第一拖拉機廠的東方紅係列。

    這麽多的設備別說一個小小的臨時基地,就是建一所新城市也不在話下。

    但是負責基建工作的梅晚和冰風還是有些一籌莫展的感覺。機械設備、燃料、電力都有了……問題是沒有建築材料原料。

    駁船上裝載了許多鋼筋和水泥,但是工程組手裏即沒有黃沙也沒有碎石,沒法使用現代建築最常見也最方便的混凝土,傳統的磚瓦當然也是一個選擇,但這荒蕪的海灘上哪來的磚呢?不用說大明的臨高縣肯定是有磚窯的,具體在哪裏則還需要人去偵察。

    當然有些基礎建設並不需要什麽原料,因陋就簡就成。冰風的任務是在紅灘修貨物堆場。這隻是一個臨時性的貨物堆場,沒有必要進行地麵硬化處理。簡單的地麵堆高壓實,輔以一定的排水係統就可以了。以冰風過去在建築公司的經驗,這樣規模的工程一二十人的民工隊,靠鐵鍬、十字鎬、手推車這類手工工具一個上午就能搞定,現在他們全套機械化施工,得表現的更好一些才行。

    運輸組就這樣變成了貨場建築隊,整個紅灘上機器轟鳴,車輛來回顛簸奔走,揚起來的灰塵有半天高,每個人都知道紅灘貨場已經在動工了。火熱的氣氛把無處不在的丁丁兩口子給吸引過來了。洋妞就是生猛,海灘上的氣溫不過二十七八度,就穿著個緊身小馬甲牛仔熱褲爬上爬下的拍照,兩條光光的雪白大腿在大夥麵前晃來晃去,不時還掘著滾圓的屁股搶鏡頭,看得工地上的老老少少個個氣血翻湧,生理變化明顯。在接連發生幾次翻鬥車差點撞人和挖土機挖偏方向之後,冰風隻好忍疼割愛的把這二位趕走了。

    堆場的地麵自南向北有一定的坡度,經過測量,發現坡度小於1:10,一般這樣的坡度狀況可以不進行表土清除,簡單的去掉表層的大塊石頭、雜樹之類即可直接進行堆夯,但是取了土樣之後發現表層幾乎全是鬆散的沙子和小礫石,附著力不強。最後還是用推土機將表層沙性土和大小礫石完全清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