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漢末

第十四章 裏中見聞(2)(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張chao,孫薦等人都身著官衣,佩戴著印綬,一看就知道是縣中官吏,裏中之民見之無不退避行禮。

    張chao出身郡中豪族,喜的是吟詩弄月,結交名士,對於鄉間的民生其實並不了解多少,剛來的時候,也許有股子新鮮感,但這感覺來的快,去的也快,特別的見了裏中的情況後,和他心中所想的那種恬靜的田園風光完全不同,自是心中不喜,但有其他官吏跟隨,不好表現出不滿,隻是帶頭在前走著,裏長緊緊相隨。

    孫薦和張貴走在中間,四處觀望,看著路邊玩耍的小孩後,孫薦開口問到“現在已是九月,農忙已過,為什麽還有這麽多的孩童未曾入學呢?”

    裏長趙成本在前陪張chao,見賊曹孫薦發問,象張chao告了聲罪,轉身來到孫薦身邊,恭敬的回到到“孫大人有所不知,雖然農忙已過,但鄉下人看重的是眼前小利,都指望這些個孩童能幫幫家裏,農忙時分養養家畜,整裏整理田地,農閑時好拾拾糞柴,挖點子野菜,貼補家用,這肯送孩子上學的可不多”

    孫薦聽完裏長所說後神se有些暗淡,繼而說到“先賢有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又有諺雲‘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

    裏長趙成聽的有些暈頭轉向,他雖身為裏長,但平時也就讀過一些如《急就篇》、《凡將篇》之類的啟蒙課本,字也認識些,但對於高深的東西就完全不清楚了,張薦這番話說的雖然緩慢,但對他來說無異與天書,讓他聽的頭昏腦漲,但又不能說自己不懂,隻能恭身連連答“是,是”

    王勝穿越前就被爺爺教過經史子集的,自然知道這張薦說的什麽意思,這張薦前麵的話,出在荀子的(勸學篇)意思大致上是,如果人不學習,就不知道天地的寬廣,那些個幹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xing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而後麵說的意思是指‘就算現在找到些錢財又有什麽用呢,為人不知聖賢之言,如何立足世間?錢財總有用完的一天,隻有經書才能受用一生,澤被後人。”總的來說,張薦說的是勸人上進的話。

    張薦見裏長聽的有些似事而非,他也不去過多解釋,轉頭對王勝說到“王卿本是縣中書吏,當明我話之意,現又到鄉裏任職,當知道這教化之重,望以後多多在此下工夫,不付我之期望”

    王勝低頭應到“諾”

    張薦是縣中賊曹,雖然不管教育這塊,但他早年拜任安為師,深知教育的重要xing,今天來這鄉裏,見孩童多是玩耍,或幫家裏做事,幾乎無人上學,心中感慨,但他乃是縣中賊曹,平時又事物繁多,無法抽身前來,隻能希望這看起來還算順眼的王勝能完成他心中的想法,這樣的話也不算他白白來過一趟。

    王勝雖然雖然答應了孫薦,但心中卻有些其他看法。

    王勝自跟隨著他們進來後,仔細的觀察了下他所管轄的這裏裏舍,裏中戶民不多,但仍然顯的比較窮困,進進出出裏民門大多臉有菜se,神se漠然,衣服也穿的五花八門,甚至有男穿女衣的現象,好一些的,也就是頭上多個包頭幘巾,衣服上的補丁少幾個罷了,至於那些個孩童,也多是衣不蔽體,渾身髒兮兮的,就連鞋子也有好幾個沒穿,看他們的穿著就知道是買不起鞋子的那種。

    王勝心知這些和現在的社會有很大的關係,自漢靈帝登基以來,連連的災疫,這邊塞還要加上兵禍,朝廷不知道體恤下方,反而越加的橫征暴斂起來,地方上的官僚豪紳勾結官府,大肆兼並土地,百姓辛苦一年,產出不足糊口,而那些有錢的富戶呢,良田千頃,奴婢,徒附以上萬計,百姓被迫賣田賣宅,賣兒賣女,最後在賣自己,這些個窮苦人家吃飯有時候都成問題,還能指望他們出錢讓子女上學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