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漢末

第五章 上任(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大漢朝乙卯年,漢靈帝熹平四年,雲中郡定襄縣下屬繁修亭外的官道上,來了一名騎馬的青年,年紀不大,有二十歲左右,身穿著袴、褶,頭上無帽,帶一幘巾,腰間掛一環首刀,足下一雙麻鞋。(漢代官場的鞋有些講究,一般來說祭服穿舄,燕服穿出門則穿屐,上朝服穿雙尖翹頭方履)

    他就是王勝,也是雲中郡府新任命的繁修亭的亭長。

    王勝記的自己到定襄縣的縣衙報道後,定襄縣的幾位主官非常的高興,對其很是噓寒問暖了一番,並擺了一桌酒菜招待,當夜在縣衙旁的客棧中歇息,第二天,王勝在縣衙辦理好了一切的手續後,象新認識的幾位縣衙的主官和各位同僚門告辭後,就正式的走馬上任了。

    這個時候的氣節已經是秋季,但由於“秋老虎”的存在,天氣仍然顯的略為沉悶炎熱,王勝又是趕了不少的路,額頭和臉上滿是汗涔。

    王勝勒住了馬,舉目象四周望去,但四周極為開闊,土質也算優良,但由於北方異民族侵擾,本來應該有人的官道上顯的有些荒涼,一些戰火的痕跡仍隱約可見。

    至於行人,王勝自打進入定襄縣後在到繁修亭的路上,見到的並不多,大多數看上去也是行去匆匆,身上也是刀劍隨身,而他要去的繁修亭則在不遠處,王勝微微的歎了口氣,打馬往繁修亭而去。

    與漢帝國大部分的地方上的亭一樣,繁修亭也是地處要道之上。而隻有當王勝快靠近繁修亭後,才在管道的兩旁發現不少的麥田。

    今年的年景還算差強人意,由於雨水的充足,地裏的冬小麥顯的鬱鬱蔥蔥,風一吹,清se的麥苗起伏不定,一股麥田裏的獨特味道

    混合著熱氣撲麵而來,遠遠的望去,數名光著膀子的農人正在地裏辛勤的勞作著。而在亭舍樓前,一條筆直的官道連接著自己來的路。

    王勝打馬很快的來到亭舍外,整束了下衣物後就從馬上跳了下來。

    東漢時代的亭舍,通停也,既是基層的管理治安單位,同時也是負擔著給過往官吏提供食宿的地方,當然,如果是老百姓,隻要你路引齊全的話,也是可以住宿在這亭舍之中的,一般而言,亭舍都是修建的比較大的。

    由於繁修亭是邊塞上的一個小亭,雖大但並不闊氣,同時由於北方異民族的不斷寇邊,在加上馬賊橫行,到現在為止,已經很少有官吏來這裏投宿了,即使有,也顯的很匆忙,很少有過夜的情況出現。

    王勝靠近亭舍邊,就見裏麵一跟高大的柱子高高的聳立,柱子有丈於長,上麵有兩個大的木版,交叉橫貫,並有字跡在上麵示。這東西叫華表,又叫桓表,據傳在上古時期就存在的東西,用與指示道路和方向,專為行人準備,和後世的路標沒什麽區別,同時這也是一個亭的標誌。

    當王勝走到亭舍麵前,才發現此亭外表上雖然略顯衰敗,但亭舍不小,且地基高過路麵,有石板連接官道。

    站在亭舍外,天上藍天白雲,忽然覺的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自己即將是這個亭舍的主人,同時也是自己以後要長住的地方,想想穿越到現在,自己終於能執掌一地,雖然所轄隻有區區十裏,但畢竟是自己以後計劃的開始,隻要好好經營,必定是以後自己走上更高台階的基礎。

    王勝隨意的調侃了自己幾句後,就邁步沿著台階而上,很快就來到亭舍的大門外。

    大門裏坐著一個老卒,見王勝上來後,忙起身和藹的問到“是借宿還是問路?”

    “在下王勝”王勝一邊回答,一邊將縣裏給他開的公文拿出,遞與老卒。

    “可是新任亭長?”當老卒略微瞄了下公文後,忙將有點佝僂的身軀站直,一邊將公文還與王勝,一邊用略帶討好的口氣問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