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崛起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飛機項目論證組來了(1/2)

    二零零四年就在新一代殲擊轟炸機第一輪方案評審中過去了,第二輪評審則還需要一段時日,最終結果要到五月份才會出來。

    現在唐總師和林鵬一回到一飛院,就全力的投入到了外銷的新飛豹項目工作中。

    新年剛過,一飛院迎來了一批重要客人,作為一個重生者,林鵬知道這批客人的重要性,因為他們就是科技部組織的大飛機項目專家論證組。

    幾十位專家啊,去年唐總師和林鵬共同提交的發展大飛機的建議,也得到了上級的重視,沒想到這麽快,大飛機項目專家組就來了。

    對於大飛機立項的曲折過程,林鵬是最為清楚的。

    前世的時候,林鵬就是大飛機的設計師之一,見證了919飛機的起飛。

    當年運十大客機下馬之後,中國發展大飛機的希望似乎看不到了。

    直到一九九八年,一位研究戰略產業的經濟學家,為運十飛機寫的文章在航空界內流傳起來,有幾位院士就在兩會上正式提交了《關於盡快開展大型飛機研製的建議》。

    今年年初,從國留學回到北大的一位教授,也寫出了《中國大型飛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所以這一時間,發展大飛機似乎又被提了起來。

    這一次大飛機項目專家組,正是要通過對中國航空工業的認真調查研究,開始對大飛機項目進行論證。

    這個論證的最關鍵問題是,中國到底需要不需要自己設計研製大飛機?大飛機包含了兩種類型,一種是大型軍用運輸機,一種是大型民航客機。

    大型軍用運輸機倒是很顯然需要的,因為中國空軍非常的缺乏大型軍用運輸機,隻有少數從毛子那兒買回來的二手伊爾七六運輸機,顯然這無法滿足中國空軍的需要。

    而大型客機呢?似乎並不是那麽迫切的需要,再者現在全世界的大型幹線客機,基本上都是被空客和波音壟斷了,再沒有第三家可以進入這個領域。

    其實到底要不要搞,這在國內是有比較大的爭議的,有的專家就建議不必搞,因為大型幹線客機,要進入太難了,如果是當年運十那個年代,倒還有希望,畢竟當年空客也是在那個時候起步的。

    當然要搞大客機,還會存在著資源分配等問題,是成立新的公司專門搞大型民用客機,還是先搞大型軍用運輸機,有了基礎再搞民機。

    是把中海作為大飛機的基地,還是把希安作為基地?這也有爭議的。

    這大飛機項目專家組的到來,也讓一飛院上上下下,都看到了新的希望。

    畢竟在搞大型飛機的領域,可以沒有哪家飛機設計所能跟一飛院搶了。

    這一個專家組,有四十多人,組長也是大名鼎鼎的北航校長林然,專家組成員也來自各個單位,有中航工業一二集團的,也有科技部,還有國內幾所航空專業大學,航空學會的,甚至還有發改委,政研室的研究員。

    這一次專家組來的目的,就是要向上頭提交第一份論證報告,當前發展中國的大飛機可行性有多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