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崛起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十五米長的三麵翼殲轟機(1/2)

    就在林鵬胡思亂想之際,講台上的黎總師已經開始作匯報了。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所提交的第一個新殲轟設計方案,我們把它叫做海東青,海東青是一種很凶猛的禽類,它是我們東北的特產。相信有領導專家都看出來,這個方案的確是我們之前的一個戰鬥機預研方案改進而來的。”

    “它采用了三麵翼氣動布局,ARE尖劈乘波固定進氣道,尖細窄邊條,雙外傾垂尾。三翼麵布局的基礎是正常布局,前翼位於機翼和邊條之間,和鴨式布局不同,三翼麵的前翼主要起調整飛機氣動中心的作用,這在蘇0多用途戰鬥機,以及蘇4前線殲擊轟炸機上麵,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我所在殲八IIA驗證機上,也實際驗證了這種三麵翼布局,它具有相當好的機動性,同時我們采用大後掠三角主翼,這讓我們的海東青擁有了很好的超音速性能,加上機身的放大,它具有一個很大的彈倉,可以掛載三點五噸對地攻擊彈藥!”

    “這個三麵翼方案,我所進行了大量的FD計算和風洞試驗,除進行多種設計的機翼、平尾、垂尾、進氣的試驗以外,還針對新一代殲擊轟炸機的技術要求,進行了更全麵的研究。比如為提高低空突防飛行能力,試驗了五種前後緣機動襟翼,得出較佳的機動襟翼調節規律;

    同時還進行了前緣襟翼鉸鏈力矩和壓力分布試驗,取得了可供係統設計使用的鉸鏈力矩數據。為研究大迎角下的全機氣動特性及其改善措施,進行了多達十二種邊條選型試驗;兩側加萊特進氣道和DSI進氣道方案的風洞試驗,全機大迎角試驗、機翼抖振特性試驗等。”

    “經過大量的試驗和計算比較,最後我所的第一種新殲轟方案確定采用三麵翼布局,加萊特進氣道形式。可能各位領導和專家,會覺得我們的海東青機身太長,在這裏我要作一些明。”

    “雖然我們的海東青長度的確是達到了二十五米,比蘇0和蘇4還要長兩米左右,但是這兩米的長度,卻是很重要的,因為就是這個長度,我們才可以做一個更大的彈倉,以滿足未來戰場環境中的對地打擊需要!”

    “這個大號的彈倉,長度為六米,深度零點八米,寬度9米,可以掛載類似於KH-1P導彈這樣大的對地攻擊導彈,以及各類製導炸彈。同時還可掛載中距空空導彈,進行空戰!”

    “當然我們沒有考慮設計側彈倉,對於新一代隱身殲擊轟炸機來,它幾乎沒有可能與敵方戰鬥機進行近距離空中格鬥的可能性,這是因為它本身是隱身戰機,未來隱身戰鬥機之間的空戰,或者隱身與非隱身戰鬥機之間的空戰,大多會發生在超視距的。近距格鬥可能性很,對新一代戰鬥機來可能還需要,但對於一架殲擊轟炸機來,已經不需要了,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機腹彈倉做得更大,掛載更多的尺寸重量更大的對地攻擊彈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