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唐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捷報(1/3)

    尋唐正文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中華數千年曆史,曆來都重視農耕,講究一個四者不失,五穀不絕。

    現在的大唐,雖然在賦稅之上,對於全國農夫的依靠已經逐年下降,重心偏向了工商業,但是毫無疑問,她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帝國。全國的農夫,依然占得了百姓人口構成的絕大部分。

    穩定農業政策,開墾更多的土地,種植更多的糧食,還是朝廷的一個是最基本的國策。

    春耕之禮,親蠶之禮,是作為帝國皇帝皇後必須履行的一項義務。

    在選定了良辰吉日之後,李澤先是率領文武百官祭拜了先農神,然後再率領著所有人浩浩蕩匯地抵達了司農司在長安縣的實驗農莊,舉行春耕之禮。

    哪怕是李澤這樣的人,對於這樣的儀式,也是顯得無比莊重的。無他,隻有每年的糧食豐收了,能喂飽所有人的肚子了,這個帝國,才會有繼續向前開拓發展的動力。

    這是基礎。

    而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鼓勵農耕,是他必須要完成的事情。

    即便在北方諸如武邑、海興、德州等工商業高度發達的地方,農業仍然是不可放棄的。那些分下去的土地想要更改用途,審批程序極其嚴苛,上好的耕地,很難得到官府的批準被挪作他用。

    商業氣氛濃厚,大量的人開始從事工商業,必然會導致土地無人耕種,所以朝廷又規定了土地一旦被拋荒一年,則會征收當年該地平均畝產的全部為懲罰性稅收,拋荒兩年,則是兩倍,拋荒三年,則該土地將會被收歸國有。

    而在這些地方又恰恰是大唐帝國人煙最為稠密的地方,耕地,幾乎已經分無可分了。所以即便很多人已經完全不在依靠土地的出產來生活,但卻仍然不敢拋荒土地。哪怕是灑下種子然後望天收,那也得去耕種的。一旦被收歸國有之後,再想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那就千難萬難了。

    當然,如果你有門路,能夠改變這塊土地的本來用途,那也是你的本事。

    很少穿上皇帝全套服飾的李澤,今天算是被禮部折騰了一個痛快,光是衣服就換了好幾套,在經過一係列繁瑣複雜的流程之後,他終於換上了一身讓他感到舒服一些的簡易服裝下了田。一頭溫順的老牛被套在了犁鏵之上,正在等著他這位皇帝來推上一個來回。

    親衛統領李澎牽著牛首,李澤扶著犁,伴隨著充任司儀的文化教育委員會主席章回的唱諾,李澎牽著牛緩緩前行。

    鋒利的犁鏵鑽進土地,黝黑的泥土像波浪一般地向著兩邊分開,李澤扶犁,穩穩前行。

    四周,文武百官以及被邀請來的鄉老們一齊高聲歡呼著。

    李澤沒有去聽章回那唱歌一般的吟誦之聲,而是將全部的注意力,都落在了眼前的犁鏵之上,看著土浪翻滾,看著有蚯蚓從土地之中被耕將出來又努力地將自己鑽到黑土地中去,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小蟲子在跳躍,這是生命的樂章,也是在播種下希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