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唐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吐蕃亡(1/3)

    大唐對於西域、漠南漠北的統治這些年來是異常成功的。在西域,薛平改土歸流,重視農墾,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心城市,然後以這些中心城市作為輻射的中心向外發散影響力。而在漠南漠北,經濟上的羈絆則更為明顯。

    十餘年來,大唐對於羊毛、牲畜、肉製品等的需求量呈幾何幅度的上升。特別是羊毛的產量,一直處在一個供不應求的階段,這就促使了漠南漠北的牧戶們,開始大量地養殖羊隻。羊毛,成為了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

    大唐以東、西、中三個受降城為中心,興建了無數的羊毛加工作坊,肉類加工作坊,奶製品加工作坊,以及牲畜交易中心等。而在這些地方,同時又是內地日用品銷往漠南漠北的集散地。

    豐厚的收入再加上大唐一向的輕徭薄賦的政策,使得擺脫了那些王公貴族酋長統治的普通的牧戶們,生活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劃定牧場,規範放牧,徹底打散了原先這片土地上人們以部落為中心的生活軌跡。一個原本比較大的部落,現在有著極大的可能被劃分到了不同的行政區劃之內,與更多其它部落的人生活在一起。原本部落間的隔閡,現在也在共同的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而逐漸消散。

    而文化滲透的政策,又使得這些牧民的下一輩必須到幾大受降城中的學校進行集中的學習。十餘年下來,這些牧民的下一輩在大唐文化的熏陶之下,幾乎已與唐人無異了。

    現在的漠南漠北,與中原幾乎已經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

    西域一萬騎兵,漠南漠北兩萬騎兵,是李澤對吐蕃的最大的殺手鐧,也是李澤在不動用中原大規劃軍團的前提之下,保證對吐蕃的兵力優勢碾壓的最大後手。

    這三萬人在吐蕃這樣的地形條件之下作戰,比起中原大規模軍團的作戰效率必然要高得多。不像中原的正規軍團,出動肯定就要伴隨著大量的民夫青壯,需要源源不斷地運送後勤補給物資來確保戰鬥力。

    這些騎兵,出征之時,都是一人雙馬甚至三馬,而其中一匹,必然是母馬。很多給養,行軍途中自己就解決了。投入很少的物資,就能讓他們長時間遠距離的作戰。

    事實之上,這一次的吐蕃作戰,攻堅之戰由李存忠所部擔任,後期時間更長的掃蕩作戰,便將由這兩支騎兵來擔負了。在第一階段的任務完成之後,李存忠的左武衛兵團,便會駐紮於吐蕃的各個要點城市,這這些四麵出擊掃蕩的騎兵,作出戰術之上以及後勤方麵的支持。

    當然,在這裏頭,也有著大唐朝廷一些不宜為外人知的其它因素。

    這些番騎,也是這些地方,這些部落最後一批能夠形成有效戰力的家夥了。當他們的實力在一次次的戰鬥之中被有效削減之後,對於大唐對這些地方的統治,亦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新的一代已經成長起來了。

    新的一代對於大唐有著更多的向心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