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唐

第八百九十七章 一別永遠(2/3)

    “不是有義興社能幫忙的嗎?”鄭士富牽著馬,與劉三通並肩走著。

    “有是有,可是山東那邊您也知道,男人少,婦孺老弱多,家家戶戶都需要義興社幫著呢!像我這樣家裏有壯勞力的人,能不麻煩人,便不麻煩人吧!”劉三通道。

    壯丁不足,老弱偏多,是整個山東行省現在最大的問題。雖然義興社進入之後,大力開始組織各地成立互助組,但終究還是粥少僧多。

    在春耕的時候,便出現了不少的矛盾,春耕時間不等人,誰先誰後,光協調問題,就能讓官府的一個腦袋兩個大。

    也就是章循就任同東行省總督之後,仗著自己來頭大,麵子足,讓駐紮在山東行省的左驍衛支援了大量的士兵幫助地方疏通修建水利灌溉係統,才總算是在春耕之季,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隨著戰事展開,左驍衛開拔之後,壯丁不足的問題,就愈發的嚴重起來了。

    “都是朱友貞那個混帳作得孽哦!”鄭士富有些氣憤地道。當年平盧之戰時,因為種種原因,阻礙了唐軍迅速拿下整個平盧,得以讓朱友貞在平貞大肆擄掠,大量的壯丁就是那個時候被弄走的,然後在持續不間斷的戰爭之中,這些壯丁有的死了,有的則被裹協著去了其它地方,整個山東行省,短時間內肯定是回不過來氣的。章循給中樞的信中便直言,如果沒有大量壯丁回流的話,整個山東行省恐怕要十年之功,才能回複興盛。

    這就是一代人了。

    “希望戰爭早點結束!”一側另一個士兵插言道:“三下五除二,幹掉了偽梁就好了。這樣,所有人殾有過上好日子了。”

    “當然!”鄭士富翻身上馬,道:“偽梁不過跳梁醜耳,這一次我們數十萬大軍數麵圍攻,他們蹦噠不了幾了。等到下太平了,我也回去做一個農夫,起來我家裏分的田地再加上我的永業田,上百畝呢!”

    “鄭校尉你笑了,你努把力,可是能當將軍的。”一個士兵道。

    “隔將軍遠著呢!還差著三級呢!”鄭士富嗬嗬笑著,“越往上可就越難羅,沒有立下大功,很難再往上走的。怎麽?你們還想當上將軍?”

    大唐軍製,除了極少數的特殊的部門之外以及一些技術兵種之外,普通的軍兵,如果沒有升為將軍以上級別,到了一定的年限之後,便是要退役的。隻有至少成為了五品下的遊擊將軍,才算是真正地成了職業軍人。

    “當然要奮鬥一把。我才剛剛二十歲呢!二十五歲以前,要能升上校尉極別,我就能幹到三十歲,三十歲的時候,要是能幹到振武校尉,便又可以再幹十年。十年時間,我當然可以努力向將軍號發起衝擊了。”士兵笑道:“我家是翼州的,沒有多少土地,家裏人更多的是做工或者做點生意。”

    翼州鎮州這些地方,是現在整個北地朝廷統治的中心區域,更是外來人口的聚集之地,入藉的人越來越多,導致了可供分配的土地愈來愈少,而工商業在李澤的鼓勵之下大舉興起,與農業相比,工商業要顯得更加輕鬆一些,賺錢也要更多一些,導致了那裏需要的人丁也愈來愈多,就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地在吸取著其它地方的養分。不少的行省便曾上書要求限製本地人丁外流,但這條提議,卻被李澤斷然否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