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

第二百四十六章 拍攝(1/2)

    “它衝了進去……然後吸引來了很多的‘東西’。”

    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曾經,米德加爾特進入過這顆恒星的內部。

    米德加爾特本身是具備飛入恒星的能力……這個也是如此。

    米德加爾特的出現並沒有對這顆恒星造成什麽影響,至少從外觀看起來沒有。

    然後,它就離開了。

    在米德加爾特離開之後的某個時間裏,恒星發生了比較奇妙的事情。

    許許多多的東西……聚集了過來。

    這些東西大多都看起來像是石頭碎塊之類的,虛空中常見的飄浮物。

    它們數量很多,就好像是被很恒星吸引了那般,這些飄浮物大量地從虛空中遠處飛來。

    但它們大多都沒有飛進恒星中,而是在接近恒星之後便停了下來,在一定的距離中圍繞著這顆恒星漂浮著。

    這些飄浮物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多,它們有些融合在一起變成了更大的固體。

    然後,這些較為大型的固體上開始‘長’出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它們被稱之為‘拍星器’。

    實際上就是琳見到的這種,不過這個最早的拍星器要比現在見到的要……原始一些。

    最初的拍星器外表很像是一根……觸手。地麵下

    它的具體形態是有一個長滿尖刺的球型身體,這個身體固定在地麵下,而身體上則伸出一根觸手狀的結構在地表上。

    這個拍星器所做的事情,就是用這根觸手對準恒星,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它下麵球型的身體上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痕跡。

    這些痕跡,實際上就是它這段時間觀察的恒星上環境變化的過程記錄。

    最後它球狀的身體就會完全地變成類似恒星的造型,然後頂端的觸手就會脫離這個身體,並爬行到遠處。

    接著,觸手的末端會慢慢再度生成一個球,然後再把球狀的部分埋進地下,開始了新的一輪記錄恒星。

    這是最早的拍星器。

    隨著大量的飄浮物被吸引到恒星周圍,這些飄浮物時而融合變得更大,時而碰撞粉碎,一直以來這些拍星器不斷地出現在這些飄浮物上。

    它們都是些算是很簡單的機械,大體上都具備了自我維護和記錄恒星狀態的功能。

    隨著恒星周圍飄浮物的變化,這些拍星器也不斷地改變形態以適應變化的環境繼續拍攝下去。

    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這些拍星器像是生物一樣發生了‘進化’。

    準確的是產生了很多的種類,有些像是最開始一樣隻是待在某些飄浮物的地表上,隻是把觀察內容刻在周圍的石頭上的簡單裝置。

    而有些……變得非常大。

    它們就像是一塊漂浮的陸地,有固定的軌道圍繞著恒星移動,並不斷地仔細地將恒星的一切狀態記錄下來。

    不過無論如何變化,它們的目的總是不會改變……就是觀察拍攝恒星。

    越大的拍星器,它記錄的方式就越複雜,原始的拍星器隻會利用刻在石頭上之類的方式把看到的內容記錄下來,而大型的則會在內部構造出很複雜的結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