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

第九十章 起源與複蘇(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對‘死亡尖刺’進行了一些研究,這些植物的確是印加蟲群特意種在這裏的,植物的根部都有挖掘過的痕跡,‘死亡尖刺’並不算硬,應該不是用於防範外敵的,但能很好的防止叢林中各種生物離開,這也許是岩地如此荒蕪的原因之一,如果在這建立基地的話那就太顯眼了,會引起印加蟲群的注意。

    但琳可以放下很多觀察用的眼球,來注意這個‘邊境’的印加蟲群會有什麽特別的動作。

    利維坦現在要返回家園樹的基地,琳將繼續建造環境,並對印加蟲群持續性觀察。

    這種生物的確很有觀察價值,琳主要還是通過學習別的生物來進化的,琳很好奇它們是如何誕生的,琳見識過不少生物的進化,但琳曾經在海洋的地盤對於整個世界來實在很,所以有很多琳完全沒見過的生物也並不奇怪,但是,對於那些沒見過的生物就無法判斷它們是從何進化的麽?

    那倒是不一定。

    琳從印加蟲群的挖掘場受到了啟發,挖掘場內,琳發現有許多生物進化間的過渡品種,而且每個進化階段的品種,它們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樣,所以琳也可以通過挖掘,來尋找一些生物的祖先。

    雖然琳現在不能在印加蟲群的地盤挖掘,但琳也能推測印加蟲群,阿茲特克蟲或者瑪雅的族群是在何種情況下誕生的。

    ‘分工型’生物的最初的情況應該是幼體分化,在某些群居生物中,它們生下來的幼體和成體居住在一起。這些生物慢慢地發現。幼體能辦到一些成體辦不到的事情。比如鑽進一些縫隙尋找食物什麽的。

    於是它們開始會讓群落保持一定數量的幼體,來維持著它們的作用,但是幼體遲早會長大,於是這個過程慢慢地被加強進化,這時候這種生物甚至會專門產生出一種長不大的幼體來幫助群落,這大概就是‘分工’的基礎吧。

    然後分工就慢慢地出現了,也有可能群體的一個個體遇到了某種情況,讓它的細胞產生了變化。這些變化過的個體與沒變化過的原始個體共同繁殖,因為變化個體和原始個體都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它們都被保留了下來,應付各種情況。

    這個之間的過程很是奇特,就像物種出現雌雄一樣,最開始隻是靠分裂,然後變成組合細胞,然後又變成‘雄性’的一方隻提供細胞,‘雌性’的一方則負責組合細胞和生產,顯然。雌雄之別代表著各種生物都能製造出不同的‘分工’個體,但像印加蟲群這類生物。它們的分工更為詳細。

    從這個過程看,琳也能推算‘腦袋蟲’這類兵種是如何誕生的,其實很簡單,比如戰鬥的時候,它不可能整窩都衝上去,總會有幾個個體圍在後麵擠不進去的,然後這些個體會在後麵觀察整個戰局,這些在‘旁觀’的個體腦袋會收到更多的信息,導致腦部細胞產生進化,它們會變得比其他個體更能思考。

    然後這種特別的能力也被保留了下來,慢慢的,這種群落中就會出現這種專門‘觀戰’的個體,它們和其他善戰的個體區別開來,同時它們也要負責把看到的各種情報傳遞給其他個體,於是它們擁有強大的信息傳遞能力,進化到最後就幹脆由它們直接指揮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