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撈屍人

第二十三章 天神(3/3)

    西域人喜歡在山體或者洞窟裏麵作畫,繪畫風格粗獷張揚,帶著很強的視覺衝擊,這從著名的莫高窟壁畫就能夠看出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我們一路行去,隻見大約有千餘幅個體圖畫分布在河道兩側綿延近一公裏的山岩石壁上。

    畫麵藝術造型粗獷渾厚,構圖樸實,姿態自然,寫實性較強。以人首像為主的占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

    人首像畫麵簡單奇異,有的人首長著犄角,有的插著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圓頂帽。表現女性的岩畫,有的戴著頭飾,有的挽著發髻,風姿秀逸,再現了幾千年前古代婦女對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滿臉生毛,有的口銜骨頭,有的麵部有條形紋或弧形紋。還有幾幅麵部五官似一個站立人形,雙臂彎曲,兩腿叉開,腰佩長刀,表現了圖騰巫覡的造型形象。

    而動物圖形構圖粗獷,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雙角突出的岩羊,有飛馳的駿馬,有搖尾巴的狗,有飛鳥的圖形和猛獸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陽的畫麵,還有原始宗教活動的場麵。

    一幅又一幅圖畫令我們目不暇接,我們完全被古人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震撼了。要知道,在那個科技落後的年代,古代藝術家要想在山壁上作畫,那是怎樣艱巨而困難的一項工程呀,這不得不讓我對古代的藝術家產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葉教授告訴我們,這些刻在山壁上的圖畫叫做“岩畫”,顧名思義就是在岩石上留下的畫作。當地人又稱為“天神圖”,他們認為這些圖案都是天上的神仙在山壁上刻畫出來的。這些岩畫的題材內容與表現手法都十分廣泛,非常富有想像力,給人一種真實、親切、肅穆和純真的感受。這些岩畫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遊牧民族的曆史、文化、經濟狀況、風土人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文物資料,堪稱是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就在我們醉心欣賞這些岩畫的時候,遠處忽然傳來了喧囂的爆竹鑼鼓聲,打碎了黃河古道傍晚的寧靜。

    嘿,這個時候誰在黃河上放鞭炮呢?

    我們循聲望去,隻見在百米之外的水麵上出現了三艘大型漁船。三艘漁船首尾相連,不徐不緩地行駛在河麵上。令我們感到詫異的是,三艘漁船竟然全都是張燈結彩,船上掛著大紅幔布,看上去非常喜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