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一百零二章 戰萊蕪(1/4)

    封建迷信,出現在南宋,非但一點也不稀奇,而且持之久遠。

    可以說,一直到清末的義和團,戰陣中的封建迷信也不斷記載於書,而且都言之鑿鑿。

    什麽妖人,什麽法術,書中的描寫也頗為神異。戰爭似乎變成了神仙鬥法,可謂是你來我往,法術爭勝,效果菲然,精彩紛呈。

    所以,在現在人看來是荒謬可笑至極,但在當時人看來卻篤信不疑。甚至對於軍事指揮官來說,還是必須具備的常識之一。

    而且,中國的朝代從漢朝以後,都有一個德行。從前朝到後朝,都是按照五行順序,你克我,我再克你。

    這既是種心理作用,又能標榜取而代之的正當性。

    所謂:木克土(戳),土克水(掩),水克火(澆),火克金(燒),金克木(砍)。

    比如紅襖軍身著紅襖,便是取火克金之意。

    這對孟九成來說屬於無稽之談,但對於將領和士兵來講,卻有著不小的心理作用,也是他為軍隊取名紅巾軍的原因之一。

    沒辦法,基於那個時代的認識,一些必然和、偶然的因素會被誇大,在流傳中越來越逼真,越來越玄乎。

    比如說旗幟突然折斷,可能是風太大,旗杆太細;再比如火炮打不準,或者炸膛,其實很可能是炮手的心理作用,導致了發揮失常。

    當然,也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在當時沒有深入研究分析事故原因的條件下,便會被用神秘和巫咒來解釋。

    同樣,戰勝或戰敗,也常常會被冠以天意,氣數使然,來加以說明。

    明軍在營寨前勒步不前,蒲察李家卻是心中欣喜,自認為運用法陣得當,終於止住了敵人進攻的勢頭。

    孟九成鼓舞了士氣之後,下令士卒砍伐樹木,割取茅草,以作搭棚之用,並囑咐炮兵一定要保管好大炮和炮彈。

    傳令兵複述了一遍,施禮領命而去。王仙眨了眨眼睛,提醒道:“孟帥欲搭棚作法乎,是否需香燭法器等物?”

    孟九成翻了翻眼睛,輕輕搖頭,心說:還法器呢,真以為我會學諸葛亮,披頭散發地發瘋啊!

    這家夥,就沒看見這天色,聽不到遠方隆隆滾動的雷聲嗎?搭棚那是準備給火炮防雨的。

    飛雷炮和炮彈都有幾層油布包裹,孟九成還讓人準備了一些裝著生石灰的布袋作為防潮的措施。

    不出意外的話,在有雨棚的情況下,飛雷炮應該能夠繼續發射。

    大片濃密的黑雲象鉛色的幕布一樣,逐漸擴大,籠罩下來。雷聲也越來越近,但象被濃雲緊緊圍住掙紮不脫似的,聲音沉悶而又遲鈍。

    在雨棚搭好之前,炮兵已經設好陣地,請令轟擊。

    孟九成看了看天色,其實他也看不出來能不能下雨,什麽時候下。

    “嗆啷”一聲,孟九成拔出了寶劍,用手摸了摸劍鋒,想割破指頭弄出點血,又有點怕痛,更怕感染。

    猶豫了一下,他胡亂找了個方位,反正對麵沒人就是了。然後閉上眼睛,躬下身子象作揖的樣子,將寶劍的劍鋒在自己的額頭緩緩蹭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