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九十五章 內政、紙幣、水泥(1/4)

    縱觀中國曆史,在封建政治下,戰爭最頻繁;宮廷政變最多,最激烈,手段最殘酷;統治階級的生活最腐化;官逼民反的農民起義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對經濟文化的破壞最劇烈。

    歸根究底一句話,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裏,萬千民眾想要安樂的生活,哪怕是苦一些,隻要太平,卻何其難實現也?

    自己能在這亂世之中長盛不衰,繼續維持著蓬勃向上的勢頭,不僅能安一方百姓,更能扭轉曆史,挽華夏民眾的苦難嗎?

    看得越遠,想得越多,想得越多,壓力越大。

    民眾可以為今年或以後的賦稅減輕而歡呼,可以為美好的希望而喜悅,處於高位的孟九成卻時時凜然,難得鬆懈。

    因為吃飽穿暖,因為能多吃幾頓肉,這樣簡單的幸福啊,真是令人羨慕,可自己卻再也享受不到了。帶著感慨,孟九成率軍抵達了穆陵關。

    雖然孟九成製定的長期發展策略類似於朱重八所采取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但卻不是象縮頭烏龜似的緊守著一畝三分地,並不向外擴張。

    其實這個策略,在實質上就是盡量不爭著出風頭,耐住性子發展力量,尤其是軍事實力。

    而實力又與地盤大小、人口多少、經營手段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比如說西進,便是要把防線推進至沂蒙山地,彌補劉二祖失敗後形成的空當。同時,使根據地得到更有利、更安全的防衛,以利於更好地發展。

    …………

    齊長城建築在起伏連綿的泰沂山脈的山嶺、平穀之中,西起平陰,經肥城、濟南、萊蕪、博山、臨朐、沂水、安丘、莒縣、五蓮至膠州入海,全長達一千二百餘裏。

    由穆陵關向西,即是沂源縣,是齊長城東西兩段的交接處。占據沂源,西可逼萊蕪,北可攻淄州。

    而萊蕪以東,沂源以西,更有號稱“齊魯第一關”的青石關。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僅是齊長城著名的關隘,還是聞名遐邇的齊魯故道,也是淄州的南大門。

    對孟九成來說,西進的第一階段目標便是占據青石關,既作為軍事要塞,還控製了交通樞紐。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占領青石關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金軍正與劉二祖在泰安一帶激戰,萊蕪和淄州兵力不多,淄州更是要麵對李全的威脅。

    當然,在紅巾軍內部想大舉進攻的將領也有,但他們隻看到了金國的衰弱,便認為應該趁熱打鐵,繼續把軍事排在首位,以後再創造一個和平的恢複發展環境。

    這種想法也不能說是錯誤,但卻考慮得不夠全麵,也不是孟九成所認為的最佳選擇。

    戰亂在山東已經持續了數年,民間凋弊,現在的根據地政府運作得相當艱難,孟九成和朱明等文官對此是心知肚明的。

    當然,官府可以增加賦稅,可以借貸,來保持壓倒性的軍事優勢,進行持續的軍事進攻。

    但這勢必要加重民眾的負擔,降低恢複重建的速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