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四十二章 血戰高橋鎮(二)(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高橋鎮不拿下,麵對突圍南下的李全所部,金騎似乎除了硬頂阻擊,並沒有更好的打擊方式。

    因為距離太短了,人就算跑上二十裏,特別是腿腳最為常用的古代人,又能用上多長時間?

    如果是輕裝的話,又是逃命,也就一個小時左右,半個時辰而已。這麽短的時間,騎兵對步兵的追殺優勢根本體現不出來。

    這樣一看,高橋鎮不僅是穆陵關的外圍屏障,還是穆陵關敗退下來的接應。

    所以,仆散留家所率領的部隊是必須拿下高橋鎮,才能實現其目的。

    盡管仆散留家已經發揮了最大的才智和經驗,但高橋鎮就那麽大,三四千守軍的密集程度可想而知。

    就算金軍盡量隱蔽了其搭橋越壕的企圖,在鎮內調動兵力,也是很快的事情。

    人的判斷總是要有根據,不會是憑空猜想,如果出現了意外情況,那自然也就得出錯誤的結論,或者被困惑所擾。

    仆散留家的所有猜想和判斷也是如此,麵對義軍屢戰屢勝,已經使他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雖然現在遇到了挫折,但他還是認為能夠克服困難,戰而勝之。

    下午申時四刻左右,也就是差不多四點的時候,金軍終於做好了準備,開始在盾牌和弓箭手的掩護下,從南麵填壕。

    一捆一捆的木柴填進壕溝,並潑上了水,以減少守軍再度使用火攻所造成的損害。

    為了迷惑敵人,仆散留家把將旗也擺在了南麵,但他更希望在東麵取得突破。因為這麽明顯的填壕進攻態勢,必然會使敵人把武器和兵力集中過來。

    對於金軍的填壕行動,守軍開始並沒有做出什麽反應。這種常見的進攻手段,自然是見怪不怪,守軍早有心理準備。

    第一道壕溝逐漸被填出了寬約四五米的通路,人踩在上前有些顫悠悠的感覺,但已經不太影響通過。

    金軍繼續填塞第二道壕溝,行動有條不紊。

    鎮內的守軍終於有了行動,用拋石機和弩箭向敵人攻擊,但卻並不十分密集。

    金軍用弓箭壓製,用盾牌遮護,雖然也付出了傷亡,但壕溝依然在不斷被填塞。

    當第二道壕溝被填塞已畢,金軍再接再厲,向第三道壕溝推進時,守軍的反擊才猛烈了起來。

    連續幾枚石製火藥彈砸下來,帶著燃燒的火星,或是落進鬆軟的柴捆,或是在堅硬的地上翻滾,然後便是轟,轟,轟…的連續爆炸。

    碎石亂飛,煙塵和泥土、木屑騰起老高,巨響震耳欲聾。

    硝煙稍稍散去,可以看見漆黑的彈坑還冒著清煙,彈坑周圍則散布著兵器殘肢。

    西方十二磅炮發射的開花彈裏通常裝填九百克左右的黑火藥,也就是不足兩斤。

    而拋石機發射的石彈有五斤、十斤兩種規格,其中近半重量卻都是火藥的成分。從威力上講,顯然要超出很多。

    好處是不需要發射藥,操作簡單,不足之處的則是拋石機的射程較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