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二十四章 楚州應純之(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免禮,看座。”應純之的架子倒不大,且常奔波在外,頗有親曆親為的作風,抬頭微笑說話,顯得很是和藹。

    劉佑和季先恭謹地坐下,也沒拐彎抹角,簡單說了下情況,便把孟九成的親筆信呈上。

    聽到紅巾軍有意投宋時,應純之強作鎮定,心中卻是翻騰不止。紅巾軍現在已據三州之地,如果歸宋,一下子就使宋的版圖多了三州。

    而且,紅巾軍勝敗與否,還關係著楚州等邊境的情勢變化。有紅巾軍牽製,金人便無力襲擾,一個安定的環境,對築城固邊可是很有好處的。

    但應純之這樣想,卻也知道自己的權力有限,作不得這大事的主。

    展開書信,應純之讀過之後,不禁長出了一口氣,對這個孟九成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覺。

    “你們覺得孟九成確有歸宋之意?”應純之開口發問道。

    劉佑趕忙拱手,說道:“草民覺得北人悍勇,或可成為抗金助力。而孟九成與其他紅襖軍又有不同,打家劫舍、傷天害理的事情倒是沒聽說做過。”

    應純之輕輕點了點頭,北地義軍雖然抗金,可也打家劫舍、寇掠州縣。雖然他也認為或許可以聯合抗金,但如何著手,如何處置,卻也沒有合適的策略。

    季先繼續說項,大不了應純之不接受,降罪卻是不可能的。

    他向上拱了拱手,說道:“草民看那孟九成頗有忠義之心,也不象那尋常草寇。”

    應純之微垂眼瞼,思索著,並未立刻回答。

    當時,在宋金關係變化的關鍵時期,不僅是朝廷決定著相關政策,地方大員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應純之雖也是地方大員,但朝廷又未有旨意,他又哪敢輕作決定?

    孟九成當然也深知此點,信中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也不強求應純之全部答應。但在錢糧上給予些方便,紅巾軍能支撐,對應純之也是有好處的。

    至於史載的季先說服應純之招徠北人組建忠義軍,孟九成認為是形勢使然,並不是季先有多麽厲害,應純之有多麽英明。

    如果不是宋廷的默許,應純之哪有那麽大的膽子,又哪有那麽大的權力,更沒有那麽多的錢糧來支助忠義軍。

    也就是說,現在如何舌綻蓮花是用處不大的,隻是能讓應純之知道孟九成有誌於此。而應純之也不是個固步自封的短視之輩,一旦形勢有變,他自然會選擇利用北人,圖謀恢複。

    思慮良久,應純之並沒有作出決定,而是淡淡一笑,說道:“彼等若有忠義之心,朝廷自會有所措置。然邊防尚薄弱,戰備亦未豐,卻還要等些時日。”

    很多人都看出了金國衰落之勢,宋廷中強硬派抬頭,應純之自是知曉。他預計朝廷政策或有改變,他身處邊境重鎮,早做些準備也是好的。

    “至於糧食——”應純之看著劉佑和季先,緩緩說道:“他既按價購買,本官便給些方便,也算是對忠義之士的褒獎。另外…….”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