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一百零二章 連勝(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從淩晨破城,戰至上午七時許,義軍已經完全控製了城內局勢,除少數敵人竄入居民家中躲避外,其餘非死即降。

    孟九成得到軍報,並沒有喜笑顏開,他在強作深沉。

    城內進一步安定,孟九成才在親兵的護衛之下,由西門入城。作為最先的突破口,由西門通向城內的街道是金軍抵抗最激烈的地方。隻是後來其他方向的義軍也破城而入,金兵才知城池失守已成定局,倉惶後撤。

    遍地的血水與屍首已經初步清除,但孟九成所過之處,仍然看到明顯的痕跡。街道上碎石殘瓦,血跡爛布。越往裏走,戰鬥的跡象便越不明顯,這已經是金兵喪失鬥誌,潰敗逃竄了。

    沂州、海州,以後還會有滕州和兗州,想絕對保密是很困難的。而且,每次破城後都由紅巾軍首先突入,那傷亡也不是孟九成所願意承受的。所以,這回他邀請了霍儀和彭義斌的部隊,組成了三支突擊部隊。

    而孟九成還提出了一個額外的要求,那便是軍紀問題。畢竟,海城是歸紅巾軍的,弄得一片狼籍,名聲不好的話,對以後的治理恢複也是個問題。

    對這些條件,霍儀和彭義斌非常痛快地答應下來。以戰功分配繳獲物資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他們也很想知道紅巾軍破城的法門。為此,聯軍還成立了一個維持軍紀的部門,不管是哪家軍隊出了問題,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在孟九成所讀書的時候,對於曆史上的農民起義多是褒獎誇讚的,描述最多的便是開倉放糧,百姓簞食壺漿,似乎農民起義軍都是絲毫無犯的仁義之師。但實際上呢,劫掠應該是普遍現象。更有些冠以義軍之名,卻實為強盜土匪,對平民百姓是一樣的殘暴。

    孟九成有過親身經曆,也聽流民哭訴過所受的遭遇。所以,他承認農民起義是官逼民反的結果,但卻鄙視和仇恨形如賊寇的義軍,對自己軍隊的要求也是從軍紀開始的,對某些義軍的所作所為更有著警惕和提防。

    在經略使衙門下了馬,孟九成帶著親衛入府稍坐,等著霍儀和彭義斌。按照協議約定,今天便要把繳獲的物資清點分配完畢,在天黑前,除了紅巾軍的守衛部隊外,霍儀和彭義斌的人馬都將退出城去。

    這個協議看似過分,但孟九成也表示了,在滕、兗兩州,紅巾軍同樣如此。甚至在戰鬥結束後便立刻退出城池,在城外等著物資分配。

    現在看來,霍儀和彭義斌還是遵守了協定,攻入城內的部隊正在逐漸撤出,隻留下少部分在府庫、武備庫等地。

    雖然霍儀和彭義斌這樣做有些小家子氣,孟九成卻並不如何生氣。窮,一個字就能解釋一切。

    時間不大,霍儀和彭義斌、程福等人便來到了府內。寒喧已畢,霍儀便告訴孟九成,他們的部隊正在撤出,由紅巾軍接管城池。

    這是一種示好,也是承諾的兌現,就如同“某也是信人”一樣。

    “霍帥客氣了。”孟九成的態度是敬重的,起碼表麵上做是無可挑剔,“兵法有言:兵貴神速,夜長夢多。我軍休整一日後便可開拔,這個,貴軍需要多長時間?”

    休整一日,也就是後天便可以出動去打滕、兗兩州了。霍儀想了想,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望向彭義斌。意思很明確,我軍沒有問題,聽你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