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四十八章 各有心思(1/2)

    孟九成笑了,韓長生回答得很有意思,但這正是他心中所想。不管是革命,還是造反,要使百姓也參與其中,便需要更淺顯的口號,更易懂的號召,更實惠的好處。

    “告訴我,你參加紅巾軍,希望家裏人能有怎樣的生活?”孟九成做了個手勢,又解釋道:“說你自己也可以,希望以後會有怎樣的前途?”

    韓長生想了想,不太確定地說道:“有飯吃,有衣穿,有地種,有房住,不受欺負,還有……”

    憂國憂民那是讀書人的想法,老百姓最切身的要求呢,算不算造反要解決的問題?紅襖軍是不是沒想到這些,才會沒有根基,要麽成為依靠搶掠的流寇,要麽投靠不靠譜的南宋以解決錢糧?

    孟九成想得深遠,一時竟沒有說話。

    ……………

    十字路鎮裏,太陽剛剛升起。

    稀稀拉拉的人群向十字街口集中,街心上除了幾個擔柴火的,別的就看不見啥買賣了。人們在街口轉來轉去,看看沒有啥營生可做,有的蹲在牆根閑聊,有的到別處晃蕩。

    “哐哐”幾聲鑼響從街頭傳來,震動了街心。

    “大夥聽著,周大人下來告示啦,都來看囉!”一個瘦小個子沿著街道走來,邊敲鑼邊喊。

    一個二十多歲的跛子,一手提著漿糊桶,一手握著卷白紙,來到街心,把那張白紙貼在已經脫了皮的灰牆上。

    人群不約而同地圍攏上來,向牆上張望,有個人嘴唇一動一動的小聲念著。

    “這位先生,請您大點聲,念給大家聽聽。”一個四十多歲的莊稼漢大聲說道。

    那個人點了點頭,稍微提高了聲音,周圍不識字的人們都仄耳傾聽。

    “唉,又加稅了。”一個賣柴的漢子歎了口氣,“俺這一擔柴連稅錢也賣不出來呀!”說著,他挑起扁擔,便要黯然離去。

    “沒出息樣兒!”瘦小個子鄙視地看了一眼這個賣柴的漢子,“這不還有招兵告示嘛?當兵吃糧,還有餉銀可拿,不比你打柴強百套。”

    打柴漢子苦笑一聲,連連搖頭。

    “聽說杜七那夥土匪被全滅了。”

    “那夥強盜賊匪,打家劫舍,無惡不作,活該。”

    “聽說是憨道士領的頭兒,請動了天上雷神助戰。各村百姓為了打土匪,也豁出命幹。”

    “憨道士啊,真是想不到。”

    “什麽世道啊,出家人都被逼得……”

    人們議論著漸漸散去,消息斷斷續續已經傳過來,十字路鎮也緊張戒備起來,周三貴繼續招兵買馬,又提高了賦稅充作軍用。

    周家大院裏,從門口到大廳這段不長的甬路上,便有數十名士兵守衛,他們三三兩兩站在屋角和樹下的陰影裏,活象陵墓前的翁仲。偶爾說話,也是竊竊私語,生怕驚動了什麽。

    周三貴,這個大院,乃至數十個村鎮的主宰者,正坐在大廳正中八仙桌旁邊的紅木椅子上,左手搭著膝蓋,右手扶著桌上的蓋碗,碗裏的茶已經冰涼,他卻沒喝一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