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三十一章 拓展根據(2/2)

    “努力吧!”孟九成用力點了點頭。

    一個個士兵領賞完畢,在新兵羨慕的注視下歸隊。

    孟九成又拿起令箭,發號施令,穆易等人上前施禮接令,應聲朗朗。

    長出了一口氣,孟九成環視自己的起家隊伍,穿的比較雜亂,沒有盔甲,一時也做不出那麽多的紅襖,便統一在脖子上係上紅巾。

    寒風中,陽光下,旗幟飄動,刀槍閃亮,卻也顯出些軍伍的氣息。

    “出發!”孟九成高舉手臂,用力一揮。

    穆易等人翻身上馬,向著孟九成拱手為禮,各自回到隊前,朗聲下令,“軍歌,起!邁步,走!”

    伴著雜遝的腳步聲,隊伍緩緩移動,在旗幟的引領下,向著各自的方向開進。

    “好男兒,莫遲疑,從軍入伍正當時;世間從來強食弱,屈膝哀求也無用;好男兒,當奮起,今生逞雄留威名;膽似熊羆目如狼,勇猛殺敵不留情。好男兒,不畏死;殞身不恤鬼神驚,青山處處埋忠骨,縱死敵手笑相承;我本漢家好兒郎,何為韃虜作馬牛。殺,殺,殺……”

    還得練——那個背啊!孟九成聽著士兵們雜亂地唱著軍歌漸漸遠去——不,就是說,是喊。不要曲律,隻要直白,隻要氣勢,隻要潛移默化地把韃虜兩字牢牢記住,隻要明白亂世當奮起而戰的道理。

    “東拚西湊,亂七八糟……”

    “滾你*媽*的!”孟九成的好心情和憧憬,全被不合時宜出現的聲音破壞了,他惡狠狠地罵著粗口。

    …………….

    曆史上的每一次動亂,都是一扇打開人性之惡的門。

    所謂人性橫決,便在於動亂打開了人性中邪惡的渲泄口,促動了一幕幕人間慘劇。比如說一個人,在平常生活中肯定有討厭的人或事,可能隻是簡單的性格衝突與糾紛,但借著動亂這個機會,卻可以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徹底解決問題。

    媽x的,他憑什麽比我有錢?他憑什麽住高樓美屋?他憑什麽有田地百畝?他憑什麽有嬌妻美妾?他憑什麽……

    每次動亂都會是強橫有力者,且又充滿嫉恨者報複的機會。平常針鼻大的衝突,往往會化成滔天的仇恨,使一些人變成嗜血的魔鬼,也使一些人成為無辜的冤魂。

    這就是人性的醜惡,君子與小人之間,沒有什麽鴻溝般的分野,而隻在一念之差。剛剛你還可能正氣凜然,忽聽說隔壁發了橫財,心中醋意上湧,便可能霎時間退化為小人。

    正因為這東西始終存在人心之中,一旦受到誘惑,並有了放縱的機會,貪婪、仇恨、嫉妒……引起了殺戮、搶掠、背叛、***等無數令人發指的罪行。

    而在數不勝數的罪行當中,人的角色變換也頻繁得令人目炫。昨天你還是施惡之人,明天就可能變成受害者;之前你還威風喧赫,可很快你就可能一敗塗地、亡命逃竄或喪命當場,被另外更狠更猛的人所取而代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