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商城去大唐

第989章 貞觀十五年(1/2)

    最近一批發行出去的錢票總價值達到五百萬貫,其中九成是百貫的麵值。

    這一批是專門根據需求發行的,主要是給商會提供的,五成以上都在蘭州地區流通,吐蕃商人逐漸的喜歡上了攜帶錢票。

    錢票的發行對朝廷絲毫沒有影響,全是錢幣都可以流通,但是對於百姓來沒錢的無所謂,有點資產的都喜歡用錢票,因為便宜攜帶。

    東宮方麵還真是兌現諾言,一直在努力的幫忙讓紙幣流通。

    作為回報元善已經決定將這批五百萬貫麵值的錢幣全都兌換給李承乾。

    現在已經印了一半了,在過幾就能夠完成,但是印力還是不足,可是西市錢行真的沒地方容納更多的人。

    就在這個時候權萬紀提出由東宮幫忙,不但出人還出地方,地方就是東宮。

    元善一想還真是沒有拒絕的理由,東宮很大,守衛森嚴,倒是不錯的地方,按照現在的情況,印刷產量可以提升幾多倍。

    想想上千人在東宮印錢,多麽的壯觀,而錢票發行中心修好之後再搬過去也不遲。

    可是進去了還能出來嗎,李承乾有這樣的心計,多半是權萬紀的意思,對於這個事情元善沒有立即答應,因為非常複雜,構建一套班子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最後元善去請示了李世民的意思,李世民聽太子要將將東宮變成錢行發行中心,立即就大怒了,元善看來想法挺好,可是身為太子殿下怎麽可能這樣胡來。

    權萬紀這個出主意的倒是躲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聽他提過這個事情,元善倒是落得個清閑。

    沒有了事情的煩擾,元善感歎這下可算是能夠休息一下了,錢票的事情都折騰了半年了,應該好好的過個年了。

    時光荏苒,貞觀十五年初,大唐的兵部改組基本穩定,李世民這個大唐戰略部總指揮手中傭兵七十萬,全職士兵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平均戰鬥力不次於秦王時期的玄甲軍,常駐邊陲的邊軍占了二十萬分別在西與北邊分布,東海州上五萬人。

    另外地方的司衙差役零零散散加起來大概有三萬人,這些人的雇用費用並花不了多少錢,最大的消耗是軍器監,還有大唐水兵,十艘寶船作為戰艦的維護費用,水兵武器的花費巨大,其實靠著海運已經節省很多,而海軍並沒有進入常規編製,水兵加一起都還不到一萬人,暫時全都算多東海州防備。

    兵革優良,刀馬齊備,二十萬常規騎兵,十萬常規步兵,這樣的戰鬥力比起府兵製度臨時組織起來的軍戶要強了太多,這些均是常規兵馬。

    皇城之內還有南衙禁軍十萬,禁軍內衛兩萬,而北衙禁軍則是擴充到了三萬人,這三萬人可是磕著金子招募起來的,不誇張的北衙三萬兵馬隻要運用得當可比三十萬兵馬。

    七十萬兵馬的開支是非常大的,為了支持龐大的軍隊,李世民近一年可謂是施展了鐵血手腕,為此大唐國庫的開支很多項目都被叫停,其中就有長安與益州之間的鐵路,一眾文臣的權利因為地方兵權製度的分離而縮減,而文臣想要反對無疑是將頭伸出來,用來試探大唐刀鋒鋒不鋒利,所以文臣都慫了,文治武功,貞觀十四年文官們的成績實在是毫無建樹可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