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商城去大唐

第912章 蘭州鋼鐵廠開建(1/2)

    李世民一高興,元善提出的主意他都答應了下來,最重要的是這些產業都有他的份,還不用國庫出資,最後得到的利益他李家是最大的。

    鐵路的歸屬權沒有商量餘地,屬於大唐朝廷的,有優先使用權和特別行政權力,算是給經發部的項目套上了一個枷鎖。

    消息傳回蘭州後,張文毅受到明確的旨意很高興,當即召集人手開始配合經發部實施計劃。

    蘭州城郊,上千人聚集在一起,他們準備開工了。

    經發部得到消息後,在長安的鐵礦采集招商又開始了,現有的礦山采集工作的管理,製度,銷售都很成熟,新開礦山仍然是按照之前的招標模式,中標的商人付出押金然後組織開采,在經發部的監督下進行開采,並不定時的全力接收抽查。

    長安城的商人們全都躍躍欲試,隻要能夠爭到礦山開采權,他們可就是衣食無憂了,

    虞景明在長安主持招商活動,有實力商人全都紛紛匯聚長安城,洛陽商會的人得到消息後就全都趕來了,他們都是以為個人的名義參加的,因為招標可不接受商會性質的商家。

    這也是為了避免日後有商會做不下去而會涉及到授權不明的問題。

    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準備,這次開的礦山數量很多,除了留下的大型礦以外,礦山開放的很多,足有一百處,這次可是直接開放了一半的礦點,而根據商人們的實力來進行層層篩選。

    為此等商人們聚集的時間就有一個月的時間,六百裏加急快馬將消息傳遞到各個州府去,一來一回就用去了不少時間,而實際的投標時間還要延後一些。

    這蘇州,福州等地的商人全都紛紛趕到長安,長安城熱鬧了。

    元善呢還在蘭州逍遙快活呢,在吐蕃王的應允下他們的工坊建設速度很快,皮革製作等產業開會運行起來,傳統手工藝,刺繡工藝,紡織業開始逐漸形成。

    這隨著商貿區的建設,唐人的工坊產業可是收益了,水泥工坊,磚頭工坊,燒窯工坊,木工,鐵匠供房全都支持著商貿區建設。

    從長安運過來的唐人手工製品開始與吐蕃使團進行交易,琉璃製品,陶瓷器具,草藥食物,鹽糖茶葉等貨物開始大量的運輸過來。

    而吐蕃的野生草藥同樣賣出了不少,祿東讚還接受了元善的建議,在吐蕃開設種植藥材,而最主要的一點是開展畜牧業。

    這些律動讚都接收到,於是雙方再次簽訂了供應牛羊的契約,自此吐蕃在經濟上就開始依靠唐人。

    商貿區的建設連同了西域各地的需求,經濟影響開始朝著西北地區擴充。

    蘭州城郊區的鐵作坊開始大興土木,長安軍器監的訂單正在全力以赴。

    而元善現在可沒有那麽悠閑,正帶著人蘭州經發部的人在鐵路的沿途建設車站,以後蘭州到長安的中途可以滿足一些州府的發展需求。

    蘭州公館,程知節上次回去是一個月前的事情,如今再次來到蘭州,帶來了好消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