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商城去大唐

第623章 學生入學(1/2)

    “元仆射,現在學生太多了,能夠授業的教書先生有些緊張。”梁明道。

    “要知道變通不是的,咱們開設培訓學校的目的是什麽,就是要培養有能力的人,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人能做廚子麽,所以無論什麽事情都要讓他們去事件,課程安排不開那就合班聽大課,再者可以安排這些人去實地參觀考察,從農業種地開始讓他們去親自嚐試,勞動,去商鋪幫忙,去與人交流做調查,到工坊去參觀學習,總歸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元善道。

    “我怎麽沒有想到,這樣技能將可能排開,又能夠完成真正的實踐。”梁明恍然大悟道。

    “你要是能想到了,你現在就不是做學校的管事了,可能早就當宰相了。”元善調侃道。

    梁明早就習慣了這種調侃,得到了方法他便立刻去執行。

    藍田商貿中心,有了人才學校之後,更加的熱鬧,學校的課程都是全日製,但是不同的上午是專業知識教學,下午就是實踐課,偶爾會開大課堂,每五休息兩,除了上學的時間其他時間學校的不會約束學生做事情的,但是前提是不能做出違法亂紀,違背校規的事情。

    最大的特色就是學校同樣招收女學生,條件待遇都是一樣的。

    她們學些的東西都是以算學為主,另外銷售,化妝,裁剪縫紉等都是業餘課程,音樂歌舞樂器這些都是選修課程,除了專業課的成績是要求嚴格之外,業務課程和選修課程就比較隨意了,但是特長學習優秀者也是會別辦法該專業的優秀證書。

    隻是在大唐雖然女子比較豪放,但是對於讀書一事都是富家千金才能享受的待遇,所以招收女子入學相對比較困難,可是這難不倒元善。

    五裏莊早就有叫人識文斷字的學堂,男丁女娃基本都會去學習,元善早就製定了相對應的策略,所以人不要多幾十個女娃還是能夠湊齊的。

    加上現在藍河村的學堂教育也開展起來了,老師還都是請的國子監內的一些思想開化的學子來教授,這算是在元善擔任國子監祭酒的時候為縣裏謀的利益吧。

    國子監的老師來授課拿的可都是高薪,即便元善不在做國子監祭酒,那些學子們缺錢了也是可以聽過這種手段賺錢的,畢竟對他們來風流快活也是需要銀子的,完全靠家裏出去可是非常沒麵子的事情。

    五裏莊,藍田縣城,藍河村三個地方的女娃加起來足有一百多人,元善最近還在讓新豐縣的張寶君幫忙招收女子入學好,本來是件好事,可是聽畢業之後要被安排在外麵工作,一些鄉紳官宦就不幹了。

    拋頭露麵在他們的眼中都是低等人做的事情,家中的女兒哪個不是千金姐,要是真的去工作賺錢以後婚事都難辦,誰家的人肯娶這樣的媳婦。

    俗話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也有家貧的子女選擇參加應試,通過之後不但免去學雜費隻要認真學習還有機會用實習的機會賺些零花錢貼補家用,若是學習成績優異還可以申請助學金,同類的獎金還有獎學金,勤工儉學,項目經費等等。

    隻要通過入學考試基本上就能與已經改變了一半的人生。

    經過多日的宣傳,消息在大唐內部極為快速的傳播著,建材商會,元家建築隊的雇傭子女均可以享有優先入學的待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