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商城去大唐

第546章 經發部年終會議(1/2)

    “三千套。”閻立德道。

    “可以談。”元善道。

    提高到元善這麽閻立德笑了,回答這麽幹脆價格的事情應該能夠優惠一些。

    這可是工部接的第二大單,還是朝廷製定的,雖然價格上比不上經發部的訂單利益,但是這樣工部就能夠全部動起來,憑借圍脖的利潤也能夠勉強達到自營的狀態。

    這批軸承訂單足夠讓軸承廠生產一個月的,要是全部生產力全都開工時間會縮短一半,不過現在軸承廠可沒有那麽多人,所以交付期限是用一個月五百輛來進行的。

    這批貨至少要等到半年後才能夠收到貨款,原本元善是不想同意的,但是最終還是答應了,因為這中間讓經發部替朝廷做了擔保,這樣就不怕朝廷坑他了。

    商量穩妥後兩人立刻就簽署了訂單,預先支付的首筆資金無萬貫直接走的國庫開支。

    入冬後,在經過幾場大學之後,大唐境內就成了雪白一片了,雇工們該休息的休息,長安大街上雖然冷清,但是在一些縣城中卻是熱鬧的很。

    他們不需要擔心宵禁,而且還有熱鬧的集市,體育館現在整修的也非常不錯每都會有很多人進行參觀。

    順便還能夠這找到一個搬運貨物的夥計。

    藍河村的集市經過這麽長的發展可是又有了新的發展。

    尤其是一個皮匠家庭從一個的攤位發展到了一家皮匠店鋪,這個發家之路就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現在可是集市的傳奇人物,他們就是安石與安有林父子,從上次的皮包開始到後來各式各樣的皮包,相對新穎的款式與使用相結合,雖然有模仿的嫌疑,但是這不可否認他們的產品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雖然做工沒有商城中皮具產品光鮮亮麗,但是勝在實用便宜。

    安家皮匠鋪現在可是非常出名,安家父子為讀書人量身定做的背包結實耐用,比被竹架和木架要方便太多了。

    但是這些並不是他們發家的根本,因為安家的皮質靴子才是最賺錢的。

    由於做工精良,價格優惠,很多車夫,力工都在這裏購置鞋子,一雙鞋能夠穿更久這才是安家皮具的名聲,也是宣傳手段。

    幾個月下來接了很多單子,本來這安家父子是居住在新豐縣的,可是為了生意不來回折騰浪費時間索性就直接在店鋪內工作和生活了。

    於是這安家也算是第一個在集市上居住的人了。

    隻是讓人沒有想到的人凡事有了第一就會有第二第三,接著很多商家也開始在集市居住下來,這樣做生意倒是節省了腳程。

    就這樣在入冬以前藍河村的集市可是相當的熱鬧,冬氣冷下來後這裏的店鋪也都安裝了水套爐,店鋪內還算非常暖和。

    至於外麵擺攤的人就開始少了,但是客流量的人氣卻始終沒有減少,主要都是藍田縣的人過來溜達。

    加上長安城的施工隊們停工,他們忙活了一大年自然要趁著這個閑的時候出來好好的放鬆一下,茶樓聽書,逛集市這都成了他們的生活習慣。

    一些頗有錢財的人也會適當去春滿園歌舞廳享受一番,還有三五個人聚在一起吃吃火鍋喝喝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