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商城去大唐

第446章 喜憂參半(1/2)

    前方戰事高捷太極殿內李世民的心情非常的好,他正在等待北衙禁軍押解頡利歸來,而一種大臣們現在在朝堂上都看著李世民的笑臉迎合著。

    但是現在商議的事情還是要回答的,房玄齡站出來道:“陛下突厥的俘虜太多了要是放任不管可能會引起禍患。”

    大唐宰相都話了,大臣們開始思考起來,這時候杜如晦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可以將突厥人分開安置在各個州府用來進行勞作。”

    “臣的意思具體來就是給這些人安排一份終身性質的工作,讓他們通過工作來換取生產所需要的物品,而且對做出突出貢獻者則可以提高待遇從而使他們安心的融入大唐。”杜如晦繼續道。

    接著這其中就涉及到奴籍的事情又提了出來,元善提出這個其實並不全是為了奴役他們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便於管理,杜如晦的話還沒有完最後又道:“陛下臣聽滄州的船廠現在正在雇工,現在有了這些突厥人要是讓各個州府去安置的話還需要為他們提供吃食,臣以為可以將這些人員輸送給滄州船廠這樣按照雇工的薪酬來看朝廷能夠得到一些利益豈不是更好。”

    這才是今杜如晦要的重點,就是將這些俘虜等同於租賃出去,俘虜需要的自然是一口飯食而他們的現狀也不允許他們有更多的要求。

    十五萬人這要是全都用在勞作的話可是能夠為朝廷剩下很多銀子的而且按照杜如晦的意思這些人還可以賺銀子這樣的好事李世民自然是願意答應的。

    滄州船長是元善搞出來的那個就連他都有兩成的股份在裏麵,雖然不用參與管理但聽了杜如晦的話後他也是很好奇這船廠需要多少人便問出來。

    “滄州船廠打算雇傭多少人。”李世民問道。

    “據元善可以安置三萬人。”杜如晦道。

    “三萬人?”李世民很吃驚一個船廠竟然需要三萬人做工這有出乎他的想象。

    李世民於是繼續問道:“三萬人為何需要如此多的人。”

    “據臣的了解滄州雖然臨海可是因為地處東北百姓生活並不富裕又因為連年戰亂想要開發建設那裏才需要那麽多的人,而且據臣所知滄州人口並不算多,實際上想要安置突厥人倒是可以將大部分放在幽州、滄州一帶。”杜如晦道。

    這時候中書令溫彥博站出來道:“陛下,幽州、靈州一帶地廣人稀而且這些俘虜人多勢眾倒是可以讓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統轄,這樣也容易管理。”

    可是溫彥博的話還沒有完又繼續道:“臣因為安置突厥人當將其安置在一地,保其風俗逐漸實現融合。”

    杜如晦本來還以為這溫彥博是讚成他的意見的可是沒有想到他的想法竟然是整體安置而且還要保留風俗,杜如晦突然擔心這樣下去恐怕會占用朝廷很多兵力進行管轄。

    剛想反對這時候就聽見魏征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突厥跟漢武帝時期的匈奴情況不同,當分散安置最為穩妥,杜尚書的簡易臣以為更好一些。”

    “陛下雖然突厥人是俘虜但是最終目的是要讓他們融入到大唐社會,一再強壓的做法臣以為不妥。”溫彥博立刻解釋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