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商城去大唐

第391章 每石兩貫(1/2)

    元家莊園,太子到訪可是元善不在,於是太子等人又去了經濟開發區。

    到了醫學院才找到元善,就見到元善身邊圍著一群人女護士在似乎在解釋什麽東西,李承乾好奇的走過去叫道:“元善,你們在幹什麽呢。”

    “原來是太子殿下。”元善轉過頭立刻道。

    “元善,想要找你可真不容易我剛從你的莊子上來,我有事情給你。”李承乾道。

    “咱們去醫館的會議室談。”元善對李承乾道,然後叫女護士們去工作。

    剛進醫館的型會議室,李承乾就開口道:“元善朝廷準備買玉米了,這個事情由我來辦你快幫我想想辦法怎麽才能做到最好。”

    “太子殿下,這買賣的事情自然是要與商人們談,不如這樣先將種植玉米的幾個大商家召集在一起談一談這個事情如何。”元善道。

    “這價格該如何談呢,朝廷開出的是每石兩貫錢。”李承乾道。

    每石兩貫錢也就是合每斤不到十七錢,這比現在的麥子便宜一半呢,朝廷這價格看來已經是知道成都玉米底價每斤十文錢了,再加上運輸費用價格差不多。

    “漢中缺糧,大批的糧商都等著往漢中運糧賺錢呢,這個時候的玉米價格可能會稍微高一些,太子殿下要做好心理準備。”元善隨口道。

    朝廷收糧是在玉米計劃的時候就已經商量過的,這一部分糧食富商們是怎麽都可以出的其目的還是為了商人本身,擴大商人的影響力,而李承乾像他問的事情元善隻是隨便應付一下畢竟他不是李承乾的幕僚也沒有必要為他出謀劃策,這涉及到站隊的問題。

    皇家的事情元善是不準備參合進去的,但是李承乾要是跟他談生意那就另當別論了。

    而現在的元善確實是跟李承乾談生意,現在已經有很多商人租賃集中倉庫來儲存玉米這短短的半個月就存儲了不下千萬斤的糧食,這還不算元家自己購買運輸過來的四百萬斤糧食。

    而且這個數量每隔十都會增長,集中倉庫現在都成了一個中轉站了熱鬧的很,元敬在其中除了是倉庫租賃商還充當著貨物運輸商的角色。

    跟太子聊了一些玉米的事情之後,第二長安第一樓李承乾就召集了參與玉米計劃的富商們,當初這個玉米計劃可是頂著李承乾的名頭開展的,這會兒商人們都非常給麵子。

    元善今也來了,他參與的玉米種植麵積不多但是元家車隊現在可是一股不的運力,但是這股運力並不是唯一,上次買馬其它大家族也是購買了很多馬匹加上在其它渠道購置的馬匹實在的並不比元家車隊少,區別就是很多大家族的馬車都是在各地分配的,而不是像元家一樣將其集中起來使用。

    人已到齊李承乾就叫人講明朝廷收購糧食的計劃的,今在場的可不隻是李承乾一人,而是朝廷派遣了好幾位官員一起參與,今算是正是談判。

    很快官員們和富商們就開始了一番唇槍舌戰,最後商人們絕對按照每石兩貫錢的價格出售玉米,但是不負責運輸。

    朝廷是考慮到運輸經費後才開出每石兩貫錢的,但是這運輸並不是集中運輸而是要直接分發道各個州府去這樣成本就會大大的增加,因為路況和運輸距離不同耽誤的時間也不同商人們在經過仔細商量之後決定放棄負責運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