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商城去大唐

第383章 收成(1/2)

    秋收開始,元家的產業一大部分也都停了下來,除了煤炭和石油開采工人,這些人家的田地都由元家負責雇傭人收獲,不用他們出一分力一分錢,這就是在元家工作的福利了。

    貞觀元年秋收,五裏莊的莊稼長勢很好這歸根於元善提供的水車,至於其他的元善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知道今年的莊稼總體來並不好。

    藍田縣五裏鄉,三裏、四裏、五裏莊,藍河村是藍田縣收成最好的地方,半個月之後郭縣令親自過來拉運上繳的糧食。

    “郭縣令,你怎麽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元善問道。

    “今年關中大汗,雖然早就有所準備可是收成還是不盡人意啊。”郭守義悶聲道。

    “是啊農耕的時代百姓的生活要由老來決定,真是不甘心啊。”元善隨口嘀咕道。

    “元侍郎你什麽。”郭守義道。

    “沒什麽,藍田縣今年的總體收成如何。”元善問道。

    “除了五裏鄉這邊是豐收之外,其它鄉裏都不好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這糧食價格可能要貴上幾倍。”郭守義道。

    從郭守義的情況來看元善就能斷定今年關中是很缺糧了,本來關中地區就算是過度開發大片新開發的荒地怎麽能滿足這麽多人口的生活,加上自然災害和不健全的水利工程都是導致大汗的原因。

    最關鍵的是關中區域耕地有限,多數糧食都要靠南方來調配而且長安這邊都沒有水路這運輸消耗就不是一般的大,運輸成本也非常高。

    “元適量,元家的水車可以農耕利器,不知可否在藍田縣推廣下去這所需的銀兩待我上湊朝廷再另行商議如何。”郭守義道。

    “郭縣令哪裏的話,這生產水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製造一兩個倒是容易,可要用在整個藍田縣那所需的數量可就多了憑借我元家工坊也要花上幾年的功夫才行呢,奏請朝廷出麵製造水車應該更為穩妥。”元善道。

    “元侍郎的是啊。”郭縣令道。

    什麽專利在這個時代都沒有,元善這麽的意思很明確是不想參與此事,郭縣令也是心領神會水車又不難製造成品就擺放在那裏仿製還不容易,再現在元家工坊的軸承已經開始批量銷售了,也不差水車上麵的軸承,如果有人想要大可以直接進行購買。

    元善不跟朝廷主動提出水車的事情,這其中跟做生意是一樣的,主動推銷和剛性需求的關係罷了,郭守義跟元善相處時間長了還是很了解他的。

    一的時間所需要交付的糧食已經被官差們清點完畢,於是郭守義也就告辭了,在臨走的時候對元善道:“元侍郎,最近本縣令聽了一些流言蜚語是關於陛下的……一旦有散播謠言者要第一時間派人告知。”

    郭守義帶著糧食離開了,元善心自然災害跟李世民弑兄謀位有什麽關係,散播謠言這圖個什麽真是挺無聊的,現在朝政格局穩定還能有人翻起什麽大浪。

    雖然看的明白但是不是他就真的明白,反正不參合安心過日子就對了。

    “少爺,玉米都收完了,每畝均產十六石,約九百六到一千斤,元家玉米總計產出約五萬斤。”荷葉過來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