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商城去大唐

第185章 利益分配(1/2)

    商人們是瘋狂的,就在棉花需要大量運力來拉運的時候,很多商家便紛紛趕到D直接在當地組織起了棉紡線的生產,經過加工之後的紡線價值要高出棉花很多,運輸上能夠裝更多,一些商人因此快速的積累了大量銀錢,紡線作坊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

    這就讓棉花種植區周圍很快形成了聚集地,就連長安與D的道路上都多出了好幾個驛站專門提供給過往的車隊休息,東南方向過來的商人也是絡繹不絕,這就讓棉花銷售到了南方很多個城市。

    紡織廠的女工們忙的不可開交,大量的棉布訂單從棉花運輸開始到現在商會組織的大型運輸隊就來回運輸了十五次,每次至少運輸棉花一百五十萬斤,理論上每次運輸的棉花能夠製棉布三十萬匹,單純的一次運輸就能夠賺兩萬貫以上,車馬運費至少需要五千貫左右,加上去的時候從長安運出的貨物能夠填補一部分運費,一趟就是兩次運費。

    十五次的運輸棉花商會到現在為止至少賺了三十萬貫,用黃金來算就是三萬兩黃金,比起二十三家商戶開始時投入的成本基本算是回個本錢。

    這還隻是從商會的角度去統計,還有棉花商會以外的人去當地拉棉花,這些賺的錢都是歸商家個人的,這一部分的錢賺的不會太少。

    經過幾個月的積累商會車隊算上所有會員的運力至少提升了一倍,但是隨著棉花市場的發展,大唐百姓的去修,距離D很近的一些城市的商家開始從中獲益。

    這個月又到紡織廠發現的時候了,每名女工包吃包住每月拿一貫錢,工長的算上獎金還要高一些,棉花商會的形式一片大好,但是在元善的主持下,這女工的工錢也隨著長了起來,成本每月就達到了近五千貫左右。

    棉花商會辦公內,今又是發工錢之前的例行會議,也是所有股東最來的最齊的一,不但女工要發錢,股東同樣要分紅。

    元善坐在長條會議桌的最前麵,身後站著六男一女秘書團,不是別人正是馬周和六名新培養的秘書們,馬周正在做著這個月的業績報表,接著就是匯報股東的分紅有多少等事情。

    “會長,現在棉花市場供不應求,咱們紡織廠的布匹價格是不是要漲些價格了。”趙拓道。

    趙拓完,會場立刻變得安靜下來,就連鄭奇都沒有出聲反對,元善心看來問題還是來了。

    “眾位都是這麽想的麽。”元善問道。

    “會長,我支持漲價,比起做棉花生意現在的馬車拉貨更賺錢。”石毅道。

    現在的情況很明顯棉花價格低廉,運力不足所以運貨的車隊是賺錢的隻有馬車成本,可是這些股東就不同了,從開墾土地到棉花種植都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和時間,而且回本的速度以現在的價格來看並不快,半年的時間才回本,這樣下去雖然是賺錢的,但是怎麽都並不合適,這些元善都是心知肚明的,加上給女工的工錢略高,所以導致現在的問題出現,這其實遲早的事兒。

    “鄭副會長和薛總管怎麽看。”元善直接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