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診斷

760.恐慌(1/3)

    【明天中午】

    2021年8月,收到美國外科學院通知當選榮譽院士的郵件時,傅傳剛教授還以為是誰在和他開玩笑。

    10月23日至27日,美國外科學院(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ACS)臨床大會第107屆年會通過網絡召開,傅傳剛教授正式當選美國外科學院榮譽院士,成為美國外科學院百年曆史上第5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內地專家。在他前麵的4位專家分別是吳英愷院士、屠規益教授、彭淑牖教授和趙玉沛院士。

    美國外科學院榮譽院士是對外科醫師手術能力和影響力的高度認可,當選者不僅在專業領域具有領導地位,同時在醫療服務上也做出過卓越貢獻。

    對於傅傳剛教授來說,這個榮譽對於他漫長的肛腸外科醫生職業生涯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如今他站在自己職業生涯的一個新的起點上,正在衝刺新的高度。

    2015年,傅傳剛教授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離開工作了30多年的上海長海醫院,加入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對於傅傳剛教授來說,這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新起點,連科室都是新建的。在傅傳剛教授加入之前,東方醫院還沒有結直腸肛腸外科,隻在消化內科裏麵有個胃腸專業組。

    雖然是2015年5月建科,但實際上直到2016年8月,傅傳剛教授在長海醫院提前退休的命令下來之後,才正式全職來到東方醫院,科室發展也才步入正軌。在傅傳剛主任來之前的2014年,東方醫院大腸癌的年手術量才100餘例,如今科室大腸癌年手術量已經達到1000例左右。

    “你到病房裏去看一看,我們收的基本上都是腸癌,而且75%的患者都是外地病人。”傅傳剛教授說,“為什麽患者會增長這麽快?既要有醫療質量,也要有科室品牌,每個病人來都能得到很好的醫療服務,治療效果也好,就會主動幫你宣傳,更多患者就會隨之而來。”

    這已經不是傅傳剛主任第一次帶領一個科室從弱小走向強大。早在2000年,39歲的傅傳剛接任長海醫院肛腸外科主任時,科室當時主要的業務方向隻有兩個:便秘和造口護理,其它方向都很弱。

    “我就提出來要轉型,我們的方向要聚焦,要轉到以大腸癌為我們學科發展的方向,並聚焦於低位保肛。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大腸癌的發生率會越來越高,會成為一個常見病多發病,而且是一個影響生存和生活質量的大病。”

    這個方向一提出來,就遭到了許多老教授們的嘲笑和反對。“他們說我年少氣盛,不知道天高地厚,說我們這麽弱怎麽搞保肛?人家不願意做的我們來做就夠了。當時我就說,我們肯定不能這樣,為什麽一定要吃人家的剩飯?我很有自信,我們要搞高難度技術。”

    20多年後,當傅傳剛教授到東方醫院後,提出要把東方醫院的胃腸肛腸外科建成上海灘最好的科室目標時,科裏的醫生也都笑了。他給團隊打氣說:“我是主委,我之前做到了上海最好,現在我到了這裏,我們這個團隊也會成為上海最好。”

    做了主任之後,傅傳剛教授提出了“五個結合”發展方針:腹部與肛門相結合、惡性與良性相結合、診斷和治療相結合、中西醫相結合、臨床與科研相結合。

    到東方醫院之後,在這“五個結合”的基礎上,傅傳剛主任又加上了一條:傳統開腹與腹腔鏡的極致微創相結合。“我們不僅做腹腔鏡,而且做的是3D腹腔鏡,我稱之為‘白色無血,極致微創,精細精準,低位保肛,無切口’,這在國內也是首創。”

    其中“診斷與治療相結合”是傅傳剛主任為科室賦予的有別於其它醫院的一大特色,中國大部分的肛腸外科醫生都隻會開刀,不會做腸鏡,傅傳剛主任從治療前的檢查診斷,到治療後的隨訪,他都親自為病人做腸鏡,診斷治療一體化,也讓患者少跑了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