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611 假期回歸(1/3)

    告別01年,擁抱014年。

    結束了“夢回煤油燈酒吧”演唱會之後,藍禮就離開了寒風凜冽的紐約,一頭紮進了加州那暖洋洋的嚴冬暖陽之中,準備再次開始“星際穿越”最後一個階段的拍攝工作。

    毫無疑問,“星際穿越”是目前藍禮所拍攝過最龐大也最繁瑣的一部作品,僅僅是拍攝基地就切換了三個地方,拍攝周期持續了兩個月卻依舊沒有能夠完成一半的拍攝,而且接下來在洛杉磯的拍攝部分才是最為困難的。

    但客觀來,“星際穿越”兩個月的工作量,卻依舊比不上“爆裂鼓手”一周的工作量。不僅僅是因為獨立劇組和龐大劇組的區別,更多還是表演任務方麵的差別——藝術電影需要演員鑽研,而商業電影則需要演員放鬆。不同的追求也注定了不同的工作量。

    對於現在的藍禮來,“星際穿越”的拍攝工作更多是一種享受,他著實樂在其中。同時,藍禮也擁有更多時間細細地研究,研究導演的工作與演員的表演之間的關係,包括了光線、構圖、走位和視角等等。

    其實,這是一項戲劇演員的基本功。當演員站在戲劇舞台之上的時候,以不同側麵麵對不同角度的觀眾,必須考慮到視角和燈光等等細節,將自己的表演呈現出來;但整體來,這對於戲劇舞台來,不是最重要的環節,台詞功底和肢體語言才是。

    電影和戲劇是截然不同的一種藝術。

    電影之所以被稱為是導演的藝術,就是因為導演根據劇本的故事脈絡,以鏡頭作為自己的眼睛和視角,對人物、故事和場景進行捕捉並呈現,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同樣的情節能夠以不同的方式記錄下來,呈現出不同的感受。

    最為簡單的,自上而下的俯視,還是自下而上的仰視,這就是截然不同的觀影感受。鏡頭和視角對於電影的影響力是方方麵麵的。自然而然地,演員的表演也需要作出調整。

    對於這一點,藍禮當然明白。當初拍攝“太平洋戰爭”的時候,第一部犯錯就是這個原因,後來也漸漸摸索出了自己的門道;但藍禮始終不曾認真研究過,更多時候還是沉浸在角色之中,以自己的感受來帶出表演,呈現在導演麵前,至於導演是如何記錄的,那就沒有無暇關心了。

    克裏斯托弗-諾蘭是一位運鏡和剪輯都非常具有特點的導演,而且,他對於演員的要求也相對寬鬆,這就給予了藍禮更多表演空間來慢慢琢磨——琢磨如何根據導演的鏡頭來呈現表演,而這些表演細節對於角色又有什麽作用?

    這不會改變藍禮的表演方式,卻能夠讓藍禮對角色和電影有更全麵的了解。

    這可以算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短暫的聖誕假期歸來,藍禮依舊保持了積極旺盛的活力,迫不及待地就希望回到劇組再次開啟拍攝工作。

    “上帝!哦……上帝!請不要露出如此燦爛的笑容,好嗎?我總覺得你是故意的。上帝,藍禮你真是一個討厭的家夥!”話的是劇組的第三助理劇務梅甘-香柯——之前在加拿大的時候,就是她負責接待梅朵-瑞恩等探班群體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