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600 心有靈犀(1/3)

    “你們知道的,如果一首歌……”

    “從來不曾新過,但也不曾過時。”

    藍禮才了前半句,全場觀眾就出了後半句,參差不齊卻異口同聲,這讓藍禮不由微微愣了愣,嘴角的笑容就上揚了起來,輕輕收了收下頜,“是的,那就是民謠。”

    全場響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口哨聲,氣氛好不活絡熱鬧,站在側台的賈斯汀-汀布萊克、艾德-希蘭、蒙福之子樂隊成員等人都紛紛跟著起哄起來,加入了吹口哨的行列,真正地將麥迪遜廣場花園演變成為煤油燈酒吧。

    沒有再繼續話,藍禮輕輕勾勒起了琴弦,似乎正在調音,尋找著記憶之中的旋律,不過兩個八拍就如同牛奶融入了巧克力之中般絲滑柔順起來,吉他弦音的清亮也稍顯柔和,如同清澈甘甜的泉水在山澗岩石之間跳躍穿行一般,叮咚聲響讓森林的靜謐與祥和增添了一抹瑣碎的生機,在嫋嫋迷霧之中緩緩氤氳開來。

    修長而蒼勁的指尖在平靜之中勾勒出些許堅韌。

    缺少了鼓點和琴音的潤色修飾,吉他弦音稍稍顯得薄弱而單調,當初創作曲目時腦海裏的靈感雛形也就稍稍發生了偏離,藍禮稍稍提升了刷弦的節奏,指尖加重了力度,讓弦音變得粗重而湍急起來,那種情緒就一點一點厚重起來。

    架子鼓的紮實基礎此時就顯現出功底來了,節奏和力量的控製賦予了演奏吉他更多可能,音色和情緒都正在悄然透露出變化。

    前奏稍稍有些冗長,藍禮連續演奏了三個八拍,正在一點一點尋找著契合情緒的力量,這看起來就像是一位落魄的民謠詩人般,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世界裏,徜徉在自己的樂符領域裏,似乎正在表演又似乎正在生活,渾然一體。

    現場觀眾稍稍有些煩躁起來,不是每一位觀眾都能夠理解藍禮的,也不是每一位觀眾都願意進入表演現場觀看藍禮坐在舞台上研究曲譜和樂器的——哪怕這是一場免費的演出,那種煩悶和枯燥的心情還是難免地開始翻滾。

    就在眾人即將翻白眼的時候,藍禮終於切入了主歌,那厚重而不失輕盈的弦音在平穩之中透露出一抹瀟灑不羈的肆意,隱隱約約地透露出一股屬於搖滾刷弦的氣質,民謠的哀傷與低吟正在轉變成為搖滾的宣泄與傾訴,六十年代初期的民謠悄悄地演變成為了七十年代初期的風格——民謠朝著搖滾轉變的階段,就好像……就好像鮑勃-迪倫般。

    隻是,藍禮和鮑勃-迪倫比較起來,和弦以及手法都更加年輕也更加現代,減少了些許複古增添了些許年輕。

    “我需要知道你為我心碎。真相是我始終受困其中,傷害隻是為了尋找界線,這讓我深受其擾。”

    藍禮那低沉而醇厚的嗓音在低低地訴著那些傷痛與困擾,嫋嫋的尾音沒有拖長,卻在弦音之中稍稍停頓片刻,讓樂符如同潮水般洶湧而至,填補著八拍與八拍之間的空隙,透露出一抹空虛和苦澀的落寞。

    這是一首……情歌?

    全場觀眾都微微有些壓抑,藍禮很少很少演唱情歌,即使是“你不會放棄”,也是以一個愛情的故事講述著內心深處的執念,浪漫而悲愴、甜蜜而苦澀的執念,真正隱藏的卻是屬於海瑟-克羅斯的秘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