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593 市場潛力(1/3)

    放映場館四十五間,點映四周累積票房突破一千萬。

    “醉鄉民謠”創造了一個奇跡,一個屬於獨立電影的奇跡,短短四周,依舊處於點映期間,卻徹底改寫了獨立藝術電影在票房市場的低迷和沉寂。

    人人都知道,藝術電影的票房必然無法與商業電影相媲美,這是必然,“曲高和寡”本來就是藝術領域的定律;但是,就如同人們對於秋季檔市場潛力的低估一般,好萊塢對於藝術市場的容量也沒有能夠做出準確判斷。

    可以這樣理解,伴隨著商業電影產業鏈的發展成熟,過去三十年時間裏,電影已經漸漸成為了北美市場裏的一種常態,甚至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觀看電影變得習以為常起來,這也意味著觀眾的審美品位正在提高。

    對於商業爆米花是如此,那些簡單俗套的套路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了,他們需要更多新鮮或者刺激的東西來打開眼界;同樣,對於藝術作品也是如此,願意觀看並且能夠欣賞這些作品的觀眾群體正在增加,欣賞水平也正在上漲。

    最為直觀的寫照就是圍繞奧斯卡而產生的頒獎季經濟,從十二月開始,願意為了頒獎季作品而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就正在增加,而各大酒店和酒吧甚至推出了“奧斯卡套餐”,讓觀眾們能夠身臨其境地參與到頒獎季之中;當然,金人得獎作品的票房數據都普遍能夠上漲約莫百分之三十,乃至於直接翻倍,這也是更加直接的數據。

    得益於網絡的存在和傳播,越來越多冷僻的藝術作品都正在得到諸多喜愛,即使院線票房無法挽回,但錄像帶租賃市場以及在線流媒體點播的收入卻正在節節攀升。

    事實上,如此變化始終客觀存在,但好萊塢的業內人士卻始終視而不見。又或者更準確一些地表達,增長的勢頭遠遠沒有達到他們期待的水準。

    自從1994年的“低俗”以來,獨立藝術電影的市場表現始終占據了一席之地,但真正進入大眾視線的時刻則是006年,製作成本隻有區區八百萬的“陽光美女”選擇了暑期檔點映——當年負責發行的福克斯探照燈根本就沒有預料到這部作品的後續發展曲線,震驚了整個北美。

    電影上映之後備受好評,一路逆襲,從七月最後一周上映到了次年三月,彪悍的市場響應能力讓老道的福克斯探照燈都瞠目結舌,最終,這部作品在北美地區就斬獲了五千九百萬票房,並且在當年的奧斯卡上一舉囊括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兩座金人,另外還有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兩項提名,可謂是整個頒獎季中的最大黑馬。

    隨後的007年,又是福克斯探照燈,他們發行了一部製作成本七百五十萬美元的獨立清新作品,選擇了十二月初上映,並沒有寄予太多厚望,因為整部作品的題材和主題都太“輕”了,不夠分量在頒獎季中站穩腳跟,卻沒有想到,這部作品再次迎來了爆發。

    先是在北美席卷了一億四千三百萬票房,而後在當年奧斯卡贏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提名,最終將最佳原創劇本收入囊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