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586 未來盤算(2/3)

    但是,因為迪塞爾製作人的身份,而且還得到了朗-梅耶的支持,導演和其他製作人也隻能忍氣吞聲。

    更進一步,遲到是一回事,替身則是另外一回事。

    當初拍攝“速度與激/情5”,藍禮和迪塞爾的對手戲無疑製造出了強烈的火花,電影上映之後可謂是備受好評。真正的交手和替身的切換,這兩種拍攝方式必然造成真實感的落差,看看湯姆-克魯斯拍攝“碟中諜”係列的拚命三郎精神就可以知道了,這對於動作類型電影確實非常重要。

    不過,危險戲份采用替身,這是合情合理的做法,畢竟,演員終究還是業餘的,比起專業武打演員來,依舊有所差距。

    保羅之所以專門點出了替身一事,顯然就是因為迪塞爾漸漸開始偷懶了,拒絕在自己的戲份中卷起袖子親自上陣,如果不是專門的特寫鏡頭,全部都由替身代勞——這不僅僅是不敬業,而且還是對同劇演員的不尊重。

    傑森-斯坦森、道恩-強森、保羅-沃克,包括了米歇爾-羅德裏格茲在內,他們都是拚命風格的演員,基礎武打戲份全部親自上陣。尤其是道恩-強森,他自己就是摔跤運動員出身,對於虛偽造假的事情就更加不喜歡了。

    那麽,其他對手戲演員全部都親自上陣的情況下,卻隻有迪塞爾選擇使用替身,眾人心裏的平發生傾斜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先是遲到,而後是替身。迪塞爾在劇組之中可謂是犯了眾怒。但,他依舊能夠安然無恙,就連保羅和道恩都隻能背後吐槽,就是因為他是整個劇組的核心製作人之一,就連環球影業都站在了他的身後,這使得他變得不可動搖。

    環球影業為何如此呢?

    其實可以簡單橫向對比一下,迪士尼為什麽不開除約翰尼-德普,選擇全新演員出演“加勒比海盜”呢?漫威影業為什麽不放棄羅伯特-唐尼,選擇新任“鋼鐵俠”呢?

    首先,他們與角色之間的特質共鳴已經得到了觀眾認可,與整個故事體係融為一體;其次,選擇全新演員之後,是否能夠延續成功,又能否達到現在的高度,更換演員的成本代價是否能夠控製在預期之中。

    簡單來就是風險與收益能否呈現正比。如果可以,那麽更換演員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如果不行,那麽電影製片公司自然更加希望繼續賺錢,將現任演員留下來是最為經濟實惠的辦法,而所有的“耍大牌”行徑,隻要沒有傷及他們的利益,那就是可以忍受的。

    最直觀的案例就是“蜘蛛俠”三任主演的更新換代,從托比-馬奎爾到安德魯-加菲爾德再到湯姆-霍蘭德,索尼哥倫比亞影業從來都沒有手軟過;而“加勒比海盜”和“鋼鐵俠”沒有更換演員,就是因為現有模式依舊能夠利益最大化,迪士尼選擇了一條更加輕鬆的道路。

    範-迪塞爾之於“速度與激/情”係列也是如此。

    雖然迪塞爾和保羅是係列作為的雙男主,但保羅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個性,從第四部開始,角色的臉孔形象就漸漸模糊化,進而突出了迪塞爾的大男主核心位置,並且越演越烈,迪塞爾在劇組之中的影響力也就逐步上升,儼然已經成為了係列最大招牌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