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518 瞬間回本(1/3)

    “地心引力”整部作品的製作成本隻有一億美元,在大型商業電影遍地走的現在,這隻能算是剛剛達到最低門檻而已;不過,近年來科幻電影普遍低迷,真正出彩的作品屈指可數,每一部作品的投資都堪稱是一次冒險。

    從電影立項一直到全球首映為止,積極和消極的觀點就反反複複地展開激烈爭論。

    華納兄弟內部也不例外,凱文-辻原和巴裏-梅耶就代表兩個派別——巴裏願意相信藍禮的強大號召力,選擇了放手一搏;但凱文卻以阿方索-卡隆上一部作品“人類之子”作為範例,對於票房前景表示憂慮。

    006年,環球影業投資七千五百萬美元完成了“人類之子”的拍攝工作,電影由當年事業達到高峰期的克裏夫-歐文(live-en)聯手朱麗安-摩爾和邁克爾-凱恩出演,剛剛從英國漂洋過海前來美國打拚的查理-漢納姆(harlie-Hunna)也參演了一個角色。

    電影選擇在威尼斯電影節登陸,進入了主競賽單元,同樣迎來了口碑狂潮,媒體綜評高達八十四分,成為了當年頒獎季前半段的重要種子選手,但遺憾的是,最終在奧斯卡提名名單之中,作品卻僅僅隻收獲了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和最佳電影剪輯三項提名,並且顆粒無收。

    而票房方麵,“人類之子”選擇了聖誕節全麵公映,結果卻僅僅隻收獲了三千五百萬美元的北美票房;海外票房數據也是一片慘淡低迷,全球總票房也隻有六千九百萬,甚至沒有能夠突破七千萬的門檻。

    不要盈利了,從宣傳發行到學院公關,環球影業還投入了無數精力,最終導致了的虧本三千萬,令人失望。

    在那之後,一方麵是因為阿方索開始投入技術的探索研究,為了拍攝“地心引力”,他花費了五年時間研究相關技術;但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各大電影公司還是對阿方索的票房能力心存疑慮。

    從“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開始就是如此了,阿方索總是能夠贏得媒體的一片叫好聲,他的才華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票房市場方麵卻始終無法贏得普通觀眾的芳心,就連哈利-波特係列都沒有能夠讓他迎來突破,”阿茲卡班囚徒“更是創造了係列最低票房。

    更何況,“地心引力”拍攝過程中,阿方索對於技術方麵的執著和狂熱也是有目共睹的,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正在複製著“人類之子”的曆史進程。

    最終,凱文和巴裏的爭奪戰之中,前者贏得了時代華納母公司的支持。

    事實上,“地心引力”在威尼斯電影節贏得了十五分鍾起立鼓掌狂潮之後,華納兄弟內部高層之間是哀聲一片的,因為事情又一次朝著“人類之子”的方向發展了,先是阿方索,然後是藍禮,兩名藝術氣質出眾的藝術家碰撞在一起,“地心引力”就越發讓人不安起來。

    華納兄弟還曾經認真討論過“地心引力”的虧本可能,如果現在轉換電影的商業屬性,開始主打藝術屬性,衝擊頒獎季,那麽他們是不是能夠減少損失?但考慮到電影已經投入了一億美元,甚至超過了“人類之子”,想要回收成本,他們需要更多的票房支持和更多的頒獎季前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