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454 混亂格局(1/3)

    “殺手鐧?”藍禮是知道安迪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目前為止,他們的合作關係始終保持著和諧愉快,就是因為兩個人對於商業和藝術的平衡,一直走在相對契合的節奏上,所以,能夠被安迪稱為殺手鐧的,必然值得期待。

    安迪也沒有故意賣關子,卻隻了一個名字,但泄露出來的期待和好奇就已經滿溢了出來,“克裏斯托弗-諾蘭。”

    每一個時代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烙印,每一代人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經典崇拜。在這些文化之中,有些經受住了時間的衝刷和磨煉,成就了真正的經典,廣為流傳;有些則遺憾地在光陰場合裏流於平庸,卻成為了那一代人屬於自己的獨特回憶。

    前者如“星球大戰”係列,後者如“成長的煩惱”。

    可以,克裏斯托弗-諾蘭就是二十一世紀的電影文化標誌之一,從處女作“追隨”開始,到“記憶碎片”和“白夜追凶”的風格成熟,再到“蝙蝠俠”三部曲的廣為人知,然後是“致命魔術”和“盜夢空間”的走向神壇,後來還有“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的自我突破……一步一個腳印,這一路走來,克裏斯托弗可謂是紮紮實實,穩中有升。

    短短不到二十年時間,克裏斯托弗就已經在全世界範圍擁有了無數影迷,甚至有人認為他就是當代最偉大的導演。

    當然,“最偉大”這樣的形容詞匯往往容易激怒其他資深影迷,甚至還引發了無數因此而討厭克裏斯托弗的忠實影迷,因為“最偉大”是一個存在無數爭議的議題,現在就來討論顯然為時尚早,隻有經過時間的沉澱與衝刷、隻有經過歲月的考驗與磨練,優秀才能鑄就經典、頂尖才能躋身偉大。

    關於克裏斯托弗能否封神,無疑,這是值得討論和商榷的;但關於克裏斯托弗是否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這卻是毋庸置疑的。對於這一代觀眾來,“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這兩部作品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這就是不可估量的。

    藍禮自然也不例外。

    事實上,在克裏斯托弗的作品之中,導演風格是蓋過一切的存在,即使是克裏斯蒂安-貝爾、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這樣的演員,他們在電影之中也隻是留下了風格化的一個輪廓而已,其他所有的亮點都落在了導演身上——

    希斯-萊傑飾演的醜則是一個特例。角色是特例,故事是特例,演員也是特例,三個特例剛剛好碰撞在一起,這才鑄就了影史最經典的一個漫改電影的反派形象,這與克裏斯托弗本人其實沒有太多直接關係。

    拍攝過程中,克裏斯托弗的習慣是提前將角色的框架和脈絡設定好,確定角色與故事、鏡頭、畫麵能夠融為一體,其他的表演工作就交給演員自己,但他不需要演員的額外發揮,就好像畫地為牢一般,恰到好處地局限在圈子裏,這就足夠了。

    客觀來,克裏斯托弗還是留下了一定空間,讓演員可以好好發揮演繹;但問題就在於,克裏斯托弗的剪輯和畫麵風格著實太過強烈,故事更是重中之重,觀眾往往就容易忽略演員的重要性,更多時候還是聚焦於隱藏在屏幕背後的導演身影,以至於演員的表演是好是壞,就沒有太多印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