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403 實地拍攝(1/3)

    在達米恩-查澤雷撰寫的劇本中,虛構了一個叫做謝爾佛學院的頂級音樂學校,但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茱莉亞音樂學院,這是目前北美乃至全世界最為頂尖的專業音樂院線之一,金字招牌就是最大的名片。

    為了能夠真實呈現出謝爾佛學院的風格,達米恩嚐試地與茱莉亞音樂學院進行了溝通,希望劇組能夠在學院之中完成實地拍攝工作。

    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地,茱莉亞音樂學院得知這是藍禮-霍爾主演的獨立作品之後,大方地開啟了綠燈,允許劇組進駐學院教學樓完成所有拍攝。此時正值暑假,盡管還有部分學生留在學院裏學習,但大部分學生還是放假了,這也為劇組拍攝提供了便利條件。

    但同樣因為是暑假,林肯中心的拍攝就變得不可能起來。夏正是演出最為密集最為熱鬧最為繁忙的季節,所有演出場地的檔期都已經在大半年乃至更久之前全部都排滿了,即使是安德烈-漢密爾頓親自出馬,他也無法預約到場地。

    幸運的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生會積極地完成了安排。

    林肯中心的艾莉絲-塔利廳是室內音樂協會以及紐約電影節的中心場地,而它就位於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內部,常年作為學生的演出場地,部分場次是可以調整的,另外,彩排場次也可以臨時更換場地。

    經過一係列的重新安排,“爆裂鼓手”劇組得到了三拍攝時間——不包括晚上。這對於劇組來已經非常非常難得了,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

    對於達米恩來,這是難以想象的。僅僅依靠著一個名字,就如同名片一般,就可以暢通無阻地解決大部分問題,甚至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金錢的支出也已經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範圍之內。

    更重要的是,他原本擔心茱莉亞音樂學院會拒絕,就是因為“爆裂鼓手”之中的故事將爵士樂和老師的形象扭曲成黑暗的模樣,即將為藍禮幕後配音的鼓手彼得-厄斯金就對達米恩的劇本頗有微詞,更何況謝爾佛學院就是影射真實的茱莉亞音樂學院呢?

    但,他們沒有。不僅沒有,而且還敞開大門。

    難怪那些大牌演員在獨立電影圈子裏依舊如此搶手,哪怕他們的目標市場根本就不是票房。資源的整合、人脈的拓展以及名望的權威,這所有的所有都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附加價值。即使是藝術,也必須依托生活而存在。

    魯妮、保羅和瑞恩一行人走進了茱莉亞音樂學院那雜糅了後現代主義風格兼並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之中,百年光陰的痕跡幾乎尋找不到,充斥著現代和當代的簡潔利落氣息,角角落落都可以捕捉到屬於紐約這座城市的質感。

    但奇妙的是,曼哈頓的繁華和喧鬧卻仿佛徹底被隔離在外,仿佛隻需要一道門的進出,就可以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空氣之中流淌著一股不出來的古典氣韻,優雅而深邃,寧靜而致遠,無法準確形容,卻讓人心情舒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