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382 悲劇情結(1/3)

    俄狄浦斯(edipus),古希臘文學曆史上典型的命運悲劇人物,他是希臘神話中忒拜的國王拉伊俄斯和王後約卡斯塔的兒子,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並且迎娶了自己的母親。戲劇藝術的荷馬、命運悲劇大師索福克勒斯在古希臘戲劇“俄狄浦斯王”中豐富了其命運悲劇。

    整個西方文化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希臘文化的影響,處處都可以看到根深蒂固的弑/父/情節,俄狄浦斯可以算是悲劇的集大成之作,而在整個神話架構之中都可以尋找到相似的文化傳承。

    第一代神烏拉諾斯被自己的兒子克羅諾斯閹割,第二代神克羅諾斯則被自己的兒子推翻,從此建立宙斯作為唯一至高無上主神的奧林匹斯神係。兩代神建立自己的地位,都是通過弑/父/實現的。

    烏拉諾斯在希臘語之中是“根源”的意思,而克羅諾斯則是“時間”。作為根源,一旦進入發展的過程,就進入時間的曆程;在時間的曆程中,一切都將進入一個前後相繼、新取代舊的過程,這是神話,也是哲學。

    這就是源於古希臘神話的弑/父/精神,對於後來整個西方文化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

    亞裏士多德的明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可以理解為對老師柏拉圖的挑戰,體現的是一種精神層麵的“弑/父/”,後來,美國哲學家杜蘭就把他稱為偉大的精神“弑/父/者”。以至於後來整個西方哲學的曆史,基本上就呈現出了一段精神弑/父/的發展曆程。

    當然,他們也有不能弑的東西,那就是絕對理念、絕對精神,也就是宗教文化之中至高無上的上帝。於是,當尼采宣布“上帝死了”,這也就標誌著弑/父/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這對尼采來是個人的悲劇,而對上帝來則似乎是一場奶狙。

    所謂的弑/父/,可以理解為推翻強權、推翻統治、推翻精神支柱,完成成長與傳承的過程,最後完成不可思議的超越,它不僅僅是殺戮的一種表現,更是傳承與蛻變的一種表現。尤其是父係社會之中,父親的形象往往象征著無法企及的目標,隻有超越了父輩才能夠推動時代與社會的進步。

    一直到今,弑/父/精神依舊可以在無數西方文化之中尋找到痕跡,一方麵,他們樹立了一個無法超越也無法推翻的精神象征;一方麵,他們又蠢蠢欲動地試圖推翻這種象征,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全新時代。

    恰恰是這種辯證矛盾,衍生出了無數悲劇藝術以及哲學思辨。

    在藍禮看來,“爆裂鼓手”就具備著這樣的悲劇色彩。

    誠然,上一世的“爆裂鼓手”就是一部精彩的作品,但如果想要更加優秀更加傑出呢?那麽應該如何在思想主題上進行挖掘呢?也許,弑/父/情結就是一個突破口。

    “安德魯與弗萊徹之間的關係就可以看成是一種傳承與超越的演變。在壓製與被壓製、傳授與仰視的關係之中,安德魯一開始是學徒,他僅僅地跟隨著弗萊徹的腳步,在弗萊徹的指引之下快速成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