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737 頒獎前景(1/3)

    作為一部成本獨立喜劇,獅門影業從一開始就降低希望、擺低姿態,始終保持低調,這也使得“抗癌的我”的異軍突起帶來了更多喜悅和幸福,儼然成為了新年交替之際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不過,這一切都不是獅門影業的功勞。嚴格來,獅門影業的消極怠工還引發了不少爭論,許多業內人士都在認真地討論著:如果獅門影業認認真真地展開宣傳,而不是寄希望於投機取巧,那麽“抗癌的我”的北美票房是否有可能突破兩億呢?這聽起來著實匪夷所思,但確確實實地,人們正在考慮著這樣的可能性。

    事實上,不僅僅是北美市場,海外市場的發行和宣傳,獅門影業也沒有投入太多精力,更多是以打包出售發行版權的方式,與當地發行商展開合作。自然而然地,“抗癌的我”在海外市場就沒有得到太多重視,不僅主創人員沒有前往各地宣傳,而且當地發行商也沒有太過用心,再加上“詭影遊戲”、“碟中諜4”等熱門作品在海外市場的備受追捧,這一切都影響了“抗癌的我”的海外票房。

    盡管如此,獅門影業通過發行版權的合作還是賺了一筆,在北美正式上映之前,其實“抗癌的我”就已經實現了盈利。至於北美票房的豐收,那就是驚喜了。

    最終,“抗癌的我”僅僅隻在二十五個國家地區上映,比起那些動則六十、七十個國家地區的商業大片來,如此上映規模完全可以是藝術電影的水準,其中包括了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亞、阿根廷、墨西哥等主要市場,可是巴西、新西蘭、西班牙、韓國、中國等主要市場全部缺席。

    “抗癌的我”的海外票房走向完全在預料之中,英國作為藍禮的大本營,再次成為了海外票房的最大票倉,一千萬美元的總票房也是電影海外市場中唯一一個突破千萬關口的國家地區;德國、阿根廷、法國的票房表現也十分不俗,紛紛超過了五百萬,對於藝術電影來,堪稱難得。

    相較於北美市場的大爆特爆來,海外市場則顯得不溫不火,沒有了首映式意外事件製造的化學反應,也沒有了“堂吉訶德”專輯所引發的連鎖討論效果,“抗癌的我”似乎一夜之間就被打回了原形,氣吞山河的票房掠奪姿態消失殆盡。

    不過,這也僅僅隻是比較北美票房得出的結論。客觀來,二十五個國家地區,“抗癌的我”成功收獲了三千兩百萬美元的票房數據,這依舊是一個值得慶祝的驚喜成績,不僅因為製作成本隻有區區八百萬,還因為電影本身就缺乏了引爆市場的核心力量。

    也許,海外票房才是“抗癌的我”的真實寫照:優秀,出色,恰當,具備了取得票房的能力,卻不具備成為票房巨鱷的潛力。三千兩百萬的海外成績,驚喜,卻不會太過離譜,一切都在合理範圍,反而是心安理得地可以接受。至於北美票房,那才是邪氣側漏的數據。

    “抗癌的我”在全球範圍結束放映時,這部作品的總票房達到了兩億零八百萬美元。作為比較的是,“愛瘋了”的全球票房是兩億兩千七百萬美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