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614 黑榜名單(1/3)

    在好萊塢的電影製作工業之中,劇本是其中最為基礎、最為簡單的一個環節,僅僅隻需要一台打字機和一名創作者就足夠,幾乎是零成本的創作環節,這也吸引了大量的創作者。

    根據統計,好萊塢每年都可以誕生五萬個劇本,這還不包括那些沒有注冊在案的學生、愛好者、業餘編劇的作品,但是,在這些劇本之中,每年隻有不到兩千部作品可以立項,最後隻有不到三百部作品可以真正投入拍攝,至於最終登陸影院放映的,比例則不到百分之零點三。

    另一方麵,對於電影公司來,他們必須對劇本進行篩選,挑選出適合拍攝成為電影、能夠賺錢的劇本,這是一個無比困難的過程,隻能通過人工來完成,於是每一家電影公司都設立了影視前期開發經理,他們每的工作就是從海量的劇本之中挑選出值得投資的項目,一就需要閱讀數十個乃至數百個劇本。

    除了競爭激烈之外,那些無人代理的新人編劇,電影公司也會敬而遠之。因為他們沒有官方渠道確認,這些劇本是否涉及了剽竊、抄襲。於是,這也使得影視前期開發經理獲取新鮮劇本的渠道變得又老又舊,難以突破創新。

    一方麵,好萊塢的製片公司因為尋找不到出色的劇本而頭疼;另一方麵,有才華的編劇卻又因為自己的作品得不到賞識而苦惱。

    “劇本黑名單”就是在這樣背景之下誕生出來的,005年,一名影視前期開發經理富蘭克林-萊納德(Franklin-Lenard)終於再也無法忍受低下的工作效率,他們不僅僅需要大量閱讀,而且還要重複閱讀,許多劇本在各大製片公司之間互相傳閱,來來去去之後,重複閱讀劇本是高概率事件,這不僅消耗了大量精力,而且收效甚微,簡直就是大海撈針。這一年的聖誕節,富蘭克林絕對主動出擊。

    當時,富蘭克林給自己的八十名同行發出了電子郵件,希望他們可以列舉出當年看過最好卻暫時沒有投入拍攝的劇本,作為交換,他也會向這些同行提供別人所遞交的清單。在這些名單之中,富蘭克林根據大家的推薦,製作出了一份“黑名單”。幾之後,這份名單就傳遍了好萊塢,成為業內人士最為時髦的聖誕節禮物。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黑名單”已經逐漸形成了係統,參與評選的人越來越多,今年的黑名單,參與評選的業內人士達到了五百人規模,這已經足夠代表整個好萊塢的審美品位。這五百人會在聖誕節前,向富蘭克林提供自己這一年裏看過的最好劇本,富蘭克林會根據得票高低,從中挑選出七十到一百部劇本,整理好作者的聯係方式、所屬經紀公司等資料,形成所謂的黑名單文檔。

    這一份黑名單非常受業內人士的歡迎。首先,它是由業內專業人士評選的,質量有足夠保證;其次,整個名單不涉及商業利益,而且它不計較編劇的名氣和地位,上榜的唯一要求就是至少得到六位業內人士的推薦。

    目前為止,黑名單上淘出來的優秀劇本,包括了“女王”、“朱諾”、“充氣娃娃之戀”、“國王的演講”、“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社交網絡”、“陽光美女”、“在雲端”、“鬥士”;而在不遠的未來,還出現了“逃離德黑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爆裂鼓手”、“內布拉斯加”、“狐狸獵手”、“美國狙擊手”等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