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585 表演收獲(1/3)

    “卡”的聲音傳入了藍禮的耳朵之中,但他卻沒有立刻離開表演狀態,而是垂下了眼簾,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

    台詞,這是學院表現派演技之中最為重要也最為困難的基本功。可是,在現代電影產業之中,包括當代戲劇產業之中,台詞的地位卻一降再降,漸漸被人們所忽視。

    原因並不複雜,一方麵,當代電影和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法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視覺特效的加入,這使得戲劇衝突和思想深度的表現方式具有了越來越多可能性,台詞的絕對統治地位已經不複存在;另一方麵,娛樂手段的多元和豐富,快餐文化漸漸增多,詩歌、哲學、曆史和文化的重要位置也已經退居二線,隱藏深意的台詞漸漸變得淺顯直白、直接明了,留有韻味、富有哲理的深奧台詞似乎已經成為了過時之物。

    不要好萊塢了,即使是英國的優秀劇本們,台詞也漸漸變得通俗化。像“超脫”這樣,不僅以大量獨白進行反思、深思、哲思,而且還以愛倫-坡的詩詞作為結尾,這樣的劇本真真是鳳毛麟角、難能可貴。

    事實上,對於藍禮來,這段台詞的考驗也是極限之中的極限。畢竟,他接受的學院教育也已經是當代改良版本的,雖然他們依舊會表演大量古代戲劇,但現代劇目的台詞卻已經再也看不到如此深度了。

    優秀的台詞之所以出眾,就是因為這些台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什麽人的?對誰的?在什麽情景之下的?為什麽會如此?什麽樣的個性了什麽樣的話?什麽樣的身世背景帶來了什麽樣的語言習慣?還有台詞的深意是什麽,人物為什麽選擇了在這樣的場合之下出這番話?

    簡單總結就是,符合角色的設定以及故事的脈絡。

    “超脫”劇本的最後一段台詞,為什麽選用了愛倫-坡的詩歌,僅僅隻是為了諷刺時代的落寞和社會的荒蕪嗎?如果情緒僅僅止步於此,那麽梅瑞狄斯的自殺又帶來了什麽反思?那麽亨利和薩米的結局又應該怎麽?那麽莎拉和學校的荒廢又意味著什麽?顯然,劇本不僅僅如此,而是在那一片頹敗和滄桑之中,在那一片無邊無際的苦海之中,尋覓到了一絲希望。

    如此簡單卻深奧的台詞,如此複雜卻細膩的情感,這對藍禮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台詞的基本功其實就在於練習,從節奏、斷句、咬字、口音、語調、尾音等細節著手,賦予語句鮮活的生命力,呈現出話語背後的深意;但真正困難的部分還是在於將台詞與人物、與劇情、與故事聯係起來,產生共鳴,充沛的情感填充在詞句的每一個縫隙和角落,進而使得角色變得立體起來。

    剛才這場戲的台詞,在正式投入表演之前,藍禮反複揣摩了至少一百五十遍,細細地咀嚼著其中的情感。“厄舍府的倒塌”在歐洲可謂是聞名遐邇,藝術性得到了無數人的認可,折射出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現狀,但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詩句用在不同場合以及不同人物身上,意思自然也不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